冰风暴(1997)
去 冰风暴(1997)的页面 >影片中独特的时代背景不仅奠定了全片基调,也成为重重矛盾的主要诱因。而作为当时时代背景中最惹眼的社会问题,性解放是直接的罪魁祸首,影片的主要情节也都是围绕着两代人的性爱观而展开。
性解放始于60年代中期,是以放荡、吸毒和蔑视传统价值观为中心的所谓新文化的表现。这种思潮一经出现,便以惊人的速度和声势席卷了西方世界,于是,传统的家庭婚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导致了独身、同居、离婚、私生子和同性恋的急剧增多。70年代初,美国政坛丑闻水门事件不仅引起了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危机,还让秩序和信仰全面崩溃,性解放无疑成了掩盖空虚内心的麻醉剂。
影片的着墨之处,并非选取在高歌猛进的激进年代,而是刻意在思潮日渐消退之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家庭。而这所谓的家庭,不但见不到家庭的氛围,反而时时处处布满纠结。本和埃琳娜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连床第之欢都不复存在。本的婚外情早已昭然若揭,压抑已久的埃琳娜苦不堪言。片中时常出现的对冰块的特写,正喻意着两人结冻的婚姻。他们的女儿温迪虽正值青春期,叛逆之举尚属正常,但她对性的诡异态度叫人瞠目不已,甚至父母对女儿这种扭曲的青春冲动都手足无措。本的一家,或许只有儿子保罗略有暖意,但从某种角度讲,他却是个弱者,经常对“性强者”弗朗西斯的压迫忍气吞声。
在卡弗家,珍妮的婚姻同样一潭死水,但和埃琳娜不同,她是性解放的信徒,而且在她眼里,性与感情无关,所以当她发现情人本开始喋喋不休时,毅然选择了脱离。而当她发现温迪对桑迪进行性骚扰时,大言不惭的对温迪说青春期的身体会背叛意志,在劝诫女孩的同时,却没发觉自己和温迪一样,处在不该有的青春期的躁动里。珍妮的丈夫在片中出现不多,但一个连儿子对自己的归来都漠不关心的父亲,显然缺少对家人的关爱。他们的大儿子米奇明显是一个被性意识驱使的男孩,小儿子桑迪虽还年幼,却对性充满向往,以致转化为破坏欲的冲动,而且兄弟俩之间,还潜在因温迪争风吃醋的嫉妒。
可以说,《冰风暴》中的世界是李安所完全陌生的,他的童年在台湾度过,与片中几个孩子的经历当然迥然不同。正如李安所说,他在年少时听到的唯一美国音乐是调幅收音机中传出的泡泡糖音乐。研究员吉恩-卡斯泰利(Jean Castelli)为影片的拍摄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细心研究和整理出数千页的时代背景,对李安和年轻演员帮助不小。制作设计师马克-弗莱伯格(Mark Friedberg)根据卡斯泰利的资料和自己的记忆打造出了李安想要的效果。
影片改编自里克-穆迪于1994年4月出版的同名小说,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冰风暴》出版的同时,小说中提到的人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辞世,紧随其后的是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而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约翰-肯尼迪遇刺10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
穆迪的第一本小说《Garden State:A Novel》曾被授予Pushcart Press Editors图书奖,小说主人公是一群困惑中的新泽西少年。《冰风暴》的故事就发生在穆迪的家乡,描写了两代人在性解放思潮中的苦苦挣扎,赢得了评论界的好评。
最先看好这本小说的是制作人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的妻子,她将小说推荐给丈夫。沙姆斯说:“我很惊讶,因为小说非常适合拍成电影,由于小说的文学性很强,所以人们都忽略了它非凡的电影潜力。”
沙姆斯和制作搭档特德-霍普(Ted Hope)将小说拿给李安,他们三人之前已经合作了4部电影(《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和《理智与情感》)。李安被小说的高潮段落吸引了,即本震惊的目睹了悲剧的发生以及翌日早晨本一家人的情感团聚,其中浓重的电影气息打动了李安。李安立即签约执导,并将改编剧本的任务交给了沙姆斯,当时两人正在英国拍摄《理智与情感》。在李安看来,《冰风暴》与《理智与情感》恰恰相反,在《理智与情感》中,社会风气催人向上,而人物却自甘堕落;在《冰风暴》中,社会风气恶劣,而人物却不甘堕落。
“与我的早期电影相比,这部电影中的社会结构正趋于崩溃,”李安说,“情况更混乱,整个国家正处在青春期的躁动之中,尝试着新事物、新规则,甚至成年人的行为都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同时,这又是一个单纯而无罪的年代,因为人们在反抗旧规则和旧秩序,虽然新时代的概念在现在看来有些好笑,但影片中的人们都在寻求着什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厌倦,而当时他们却正冒失而大胆的挑战界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的是人性,突然降临的一场冰风暴让人们更加敬畏自然,毕竟,我们没有那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