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电影相关

  • 正在上映
  • 即将上映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的页面 >

  本片改编自法国同名漫画,此漫画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堪比西游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从1967年到2007年的40年间,《星际特工》系列漫画出版了21辑,单行本的销售量总计超过了250万册。目前,这部漫画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并且被改编成了动画片。《星际特工》的冒险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并且已经实实在在走进了读者的生活:根据法国一项出生姓名统计,从1970年起的新生人口中,有1852名男性和2062名女性被分别取名为韦勒瑞恩和洛瑞琳——这部漫画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本片导演,曾宣称一辈子只拍10部电影的吕克-贝松,又一次打破了自己的誓言,一口气带来法国电影史上最高的2.1亿美元的投资,携手特技业界最为顶尖的三家公司——维塔技术、工业光魔和Rodeo FX,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将《星际特工》搬上了大银幕。吕克-贝松称自己在12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个漫画,就被深深震撼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女主角洛瑞琳。他当年就像现在所有追剧追番的年轻人一样,每天痛苦而幸福地等着新《星际特工》的出版:“每周三才发行一本,而且只有两页,不像大家现在有互联网,资源丰富,我当时六天才能看一集,而中间等待这六天就是我的想象力空间,我可以幻想漫画会怎么画。”他还说,这部漫画就是自己逃离现实放飞自我的渠道:“那时候我才十来岁岁,生活在农村,什么也没有,电视也是黑白的,只有一个频道,也没有互联网和电话。我没有事干,我第一次看这本动画,就已经爱上了它。这里面两个人物,一个是韦勒瑞恩,一个是洛瑞琳,他们两个在时空当中,还有很多的外星人。通过这样的动漫,让我能够逃离农村单调的生活。”
  成名之后,吕克-贝松就有了很多拍片的机会。但是他还没有能力将心目中最为完美的《星际特工》的样子搬上大银幕,因此先拍了一部《第五元素》,《第五元素》中未来纽约市的样子就就源自《星际特工》的第十五辑。《星际特工》的原漫画作者之一梅济耶尔就曾参与过《第五元素》的美术设计,当时他就对吕克-贝松说:“你还在这里搞什么破《第五元素》,干嘛不去做《星际特工》!”贝松说当年的特技制作水平远远没有达到他所要求的标准:“星际都市需要非常庞大的场景,涉及的外星生物种类也相当之多,当时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电影落入技术人员之手就是‘一坨屎’,只有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才能让创作者自由发挥。”
另外一个掣肘的原因就是《星际特工》的版权问题。在他之前,有一家美国非常大的电影公司早就买了《星际特工》原著漫画的电影版权,一直到10年之前,他才等到那家公司的版权到期,之后3年,吕克贝松也觉得非常茫然,也和那家美国公司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到了7年前他们开始着手准备,一直准备到4年前才开始拍。而这时他们已经有了2000多人的制作团队。而且有着维塔技术、工业光魔和Rodeo FX这三家公司来完成影片的特技。这三家公司之前从未同时合作过,最多也是两家公司同时合作。维塔技术和工业光魔就合作过划时代的作品《阿凡达》。相比于当年只有188个特技镜头的,已经被称为特技大片的《第五元素》,《星际特工》的特效镜头多达2734个,拍摄时用上了上万平方米的蓝幕。2.1亿的投资中有三分之二都用在特效上,整个特效团队总人数接近1000人,整个拍摄过程中共搭建了27个布景,有超过1800位临时演员参演,设计的服装也超过500件。吕克-贝松的等待显然是值得的。
  但是仅仅与《第五元素》相比较可不符合吕克-贝松自己追求极致的风格。实际上《星际特工》有可能会开拍更早,在2012年以前吕克-贝松就已经写好了剧本。但是他去当时还在拍摄中的《阿凡达》的片场以后,感觉到技术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之后看到《阿凡达》的成片,感觉自己当时的剧本的想象力真的是弱爆了。索性扔掉了原本的剧本,重新写一个。贝松还开玩笑说,如果再不拍《星际特工》,《阿凡达2》一出他又要推倒重来了。本片的特效团队里,就有很多人曾经参加过《阿凡达》的制作。
除了庞大的团队和惊人的投资,影片的水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吕克-贝松个人的努力。电影分图都是由他亲自上阵,原漫画作者皮埃尔-克里斯汀也亲临现场。仅在这部影片中,短短两个小时间会有200多个外星种族,总数有8000人的外星生物登场。为此吕克-贝松写了一本超过600页的书来描写他们的细节。吕克-贝松还与编剧团队一同创作了从20世纪到28世纪800多年的星际进化编年史,并拟定了一套完善的外星生物和平共处的国际规则,每个演员在接到角色的时候都要详读相关细节,以保证自己是按照那个外星人的方式来生活和行动。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本片虽然特效多,投资大,但是居然不是3D的!在这个3D泛滥的时代,吕克-贝松却表示,3D摄影机实在是太重了,严重影响自己展现自己的风格。比如他没办法扛着3D摄影机来追着演员跑,把3D摄影机安在自己喜欢的奇奇怪怪的角度上也实在是太麻烦了。他同时还表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莱坞的很多科幻电影要么惊悚要么黑暗,但我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我看我们的将来就是丰富的色彩,充满快乐,和谐共生,否则不如杀了我算了。”

吕  克-贝松对本片的未来有着很大的期望。首先作为一部法国投资的电影,全片都说英语,就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其次他在片中起用大量年轻演员,因为他预想本片未来会有很多续集,需要这些年轻演员长期演下去。本片的一部分投资源自中国,吴亦凡也在片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国内就有记者就问他是不是考虑到中国观众才这样选角的。吕克-贝松听了这个问题之后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只是你们的想象。我选他是因为他很棒啊,很适合这个角色啊。我很喜欢他,他很努力,能听懂我需要什么,也会尽力去表现。他不会像有些演员一样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不会说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而是完全按照导演的要求来表现,甚至做得更多,我就是需要这样的演员。作为导演,我只考虑作品,不考虑市场,就像我跟中国公司合作也不是因为中国市场,而是他们够优秀。我知道他曾经在韩国受训,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跟各种团队交流、合作,所以我后来还给他加了戏,你们中国媒体一定也要信任自己的演员,要相信他能演得很好。”对于歌星蕾哈娜,导演也是同样的态度:“我给了她很多戏份,大概有20-25分钟,我根本不关心他们唱歌,蕾哈娜在电影里有相当丰富的情感表达,绝不只是唱歌而已,而是一位终极艺术家。对这点我很重视,就是我很不喜欢演员在电影里只是’我’,而应该是角色,我看过太多电影里,演员一直在我我我我我,只有自己,没有作品,而吴亦凡和蕾哈娜在我这里只是演员,并不考虑唱歌的事情。”
  本片改编自原著漫画第六辑《暗黑大使》,这也是《星际特工》系列第一个被翻译成英语的。影片的第一个场景在1975年,也就是这一辑出版的那年。今年也刚好是原著漫画第一次出版的50周年庆。2016年的圣迭戈漫展上,吕克-贝松发布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片段,全场观众都被震撼到了,集体起立欢呼。哈迷疯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