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

  每一个独立电影制作人都面临一个挑战:现在该怎么做?你可以坚持你的原则,但是永远没法从电影中赚钱。这就需要导演有一份第二职业去谋生,比如教授、编剧、拍广告、音乐录影带或者作为电视导演。或者还有另外一条路:尝试建立信誉而非出售,将专注集中在可持续的职业生涯上。德斯汀-克里顿就选择了这样一条路,而师门影业发行的《玻璃城堡》便是他努力的结果。在这位夏威夷作家兼导演于2012年在圣丹斯电影节携处女作《我不是嬉皮士》亮相后,他的经纪人带着他出席了例行的一些会议。直到2013年与布丽-拉尔森合作的《少年收容所》在电影节上有了出色的表现,才让他走入了大众的视野。2016年,布丽-拉尔森凭借《房间》拿下了奥斯卡之后,事业顺风顺水,而克里顿则陷入了一个又一个会议中,最后他落入许多寻求突破的导演的噩梦:发展停滞。四年后,他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三部电影。
  最初,克里顿希望与电影节上结识的作家导演赖恩-考格勒一起开发一个很有雄心的电视剧系列。他说:“这是为了向人们展现系统运作的方式,寄养家庭、集体家庭、少年收容所、法院和公立学校系统有什么关联,以及这个系统无法很好协调的问题如何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生活。”不过,由于两人都忙于其他的事情,这个计划就没被搁置了。在2013年10月,克里顿与制片人吉尔-内特合作。内特是少数联系克里顿的制片人之一,并在《少年收容所》之后再度抛出了橄榄枝。随后,他们就专注于改编珍妮特-沃尔斯2005年出版的自传体畅销小说《玻璃城堡》。这本小说被翻译成22种语言,卖出了270多万册。克里顿非常喜欢这本小说,因为他在毛依岛也与五个兄弟姐妹成长于一个大家庭。不过,沃尔斯与他的经历似乎又不太相同,她被一对崇尚自由的夫妇抚养,几个兄妹基本没人照顾。克里顿并不知道如何改编这本小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他没有任何改编小说的经验,必须从零开始破解难题。LadyInSati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