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入主港姐评选
回首从1946年香港有第一次港姐选举时起,至1973年狄波拉成为香港历史上第十一位港姐,这28年间,“香港小姐”的选举既无固定时间也无固定的主办单位。断断续续的这类选举,使得人们对“香港小姐”选举的兴趣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一个固定的单位来定期举办这种评选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在香港传媒界享有盛誉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线”),就应运成为这一重任的肩负者。
“无线”深知,港姐选举能否成功举办,将对自己的事业影响很大,因此,为了自己主办的首次港姐选举,“无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自己举办的第一届港姐选举的成功,“无线”成立了专门的统筹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由公司总经理余经纬自己亲自出任,整个筹备总共耗时一年多。“无线”举办的港姐选美与以往的港姐选美有了诸多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就是“无线”举办的港姐选美开始有了自己的口号、标准,和一系列固定的程序。“无线”选评港姐的口号是:美貌与智慧并重。参选者的标准是:年龄十七至二十五岁,最低要受过初中教育,未婚。整个选美的流程是:初赛、复赛、准决赛、决赛,参选者每次比赛中都需要穿着便装、泳装、礼服出场,每人都要回答司仪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事先写在卡片上,由参赛者出场后挑选来回答。相信这一点,看过港姐比赛的观众都有印象。凡是入选准决赛的佳丽都必须先经过五个星期的礼仪、化装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并可享受“无线”提供的服装津贴。港姐得主除了可以获得一笔奖金之外,还可以获得一年“无线”的演员合约。能在“无线”这个明星摇篮里呆上一年,相信比那笔奖金更加来之不易。
“无线”生产的第一位港姐孙泳恩
经过一凡精心的准备,“无线”举办的第一届港姐选美终于开始了。因为有“无线”的入主,这一年的选美赛的参赛佳丽的素质明显有所提高。经过几轮激烈的角逐之后,决赛于1973年6月24日在香港铜锣湾利舞台戏院举行。担任本次决赛的五位评委中,不乏社会名流,大名鼎鼎的邵逸夫也在其中。参加决赛的十名佳丽中也不乏后来成为影视界明星的人物,大陆观众熟悉的赵雅芝就在其中。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无线”推选出了自己的第一位港姐——孙泳恩,获得亚军的是容朱迪,季军是刘慧德,后来在影视圈功成名就的赵雅芝则只获得了第四名。
有幸获得港姐冠军的孙泳恩祖籍广东,生于香港,获得港姐桂冠时年仅十八岁。孙泳恩曾就读于香港拔萃女子学校,中学毕业后便走上社会工作,职业是化妆品公司的公关小姐。在获得赢得港姐荣誉不久,孙泳恩曾赴美国呆过近一年的时间。1974年9月她返回香港,开始时她一人身兼三职,除了要在一家洋行上班,还为“无线”主持音乐节目《节奏》,为香港电台电视部主持法制节目《金科玉律》。三年之后,她开始自己从商。她以自己的名字为名开了一家公关公司,又凭借自己的名气举办过各种类型的商业展会。此间,她还拍过一部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电影,也曾积极参与过慈善事业。在那近十年的时间里,她的经商方面的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年过三十的她仍旧孤身一人。1987年,已经三十有二的她终于觅得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结婚后,她开始把事业从商业再次转到主持上来。1988年,她在电视台主持一档名为《孙泳恩眼中的名男》的节目。
经历了奋斗的艰辛,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沐浴了家庭的温暖之后的孙泳恩,开始有些反朴归真。不再愿意日日奔波在生意场上,而是开始注重自己及家人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幸福。如今的孙泳恩几乎完全成了一个持家有方的贤妻良母。
孙泳恩的演艺事业
把孙泳恩在银幕上的作为以事业来称,似乎有点言之过大,因为她在银幕仅仅露面过一次,而且这仅有的一次露面也难称经典。
1978年,孙泳恩出演了一部名为《阻击十三》的影片。这部由嘉伦影业公司出品的影片,导演是香港的梁嘉伦和日本的野田幸男,演员中除了孙泳恩外,还有不少日本和香港当时的明星,包括千叶真一、鹤田浩二、志穗悦子、黄树棠等。在这部贩毒题材的警匪片中,孙泳恩饰演一名名叫洪兰的水上姑娘。影片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杜高,绰号“阻击十三”的杀手的故事。洪兰因杀死了强奸自己妹妹的坏蛋而遭追杀,危急关头杜高救了她。之后,知恩图报的她又在杜高遇难时还了对方一个人情。首次演戏的孙泳恩,与众多的银幕明星合作,并未显示出丝毫的怯场,显示出一个港姐应有的本色。可惜的是,孙泳恩只有这一部银幕大作,令我们无法再有多几次领略她银幕风采的机会!(泊明)
娱乐新闻短信 星情星事早知道
电影信息短信 新片好片别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