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离奥斯卡奖揭晓还有一个月,凭《死囚168小时》及《甜蜜与卑微》两度提名奥斯卡影帝
的肖恩·潘居然明言谢绝出席。这位麦当娜前夫提出的理由是奥斯卡缺乏惊喜。有好莱坞“坏小子”之称的他满不在乎地说:
“相信这次结果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另一方面,肖恩·潘又表示“不喜欢颁奖礼的局促气氛”,所以不想出席。
在奥斯卡历史上,有谁曾经拒绝了它?史载最早的拒绝:1938年《怒海余生》编剧麦 赫拒绝“最佳编剧”提名。
理由:不感兴趣。划清界线的拒绝:1970年,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获悉《特里斯塔娜》获第43届奥斯卡最佳外
语片提名时甚为恼火。理由:奥斯卡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奖项。下手最狠的拒绝:乔治·斯科特曾三次断然拒绝奥斯卡奖提名
,并拒领197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是史上第一个拒领奥斯卡的演员。理由:奥斯卡奖的评选只是一种“小儿科的、伤
害艺术的、不正常的竞争,不喜欢它的评选方式”。
最具正义感的拒绝:1972年,马龙·白兰度在第4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拒绝出席,替他上台的是一位印第安打
扮的女演员。理由:以此举表达他对当局歧视印第安人政策的愤慨。最孩子气的拒绝:1997年,里昂纳多拒绝出席奥斯卡
典礼,女星胡比·戈德伯格发誓再不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理由:因为大会没有提名里昂纳多为最佳男主角(《泰坦尼克号》
);有些人讥笑胡比精心准备的颁奖服“风格低劣”,嘴里“滥开黄腔”。
原因不明的拒绝:1999年,英国影片《脱线先生》在本土甚为火爆,获奖频频,但却坚决拒绝奥斯卡。理由:可
能是出于对此奖的轻蔑。最敷衍的拒绝:2000年,麦克·凯恩拒绝在颁奖典礼致辞。理由:既然没什么可说的,不如不说
,以免出洋相。说“不!”语录“当我看到那些上台领奖的人,手里都捏着一个小纸片,我就会想,‘上帝,你必须有十足的
信心才行!',而我却的的确确没什么可说的。”———第41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麦克·凯恩
“我绝不接受此奖。即使像斯科特那样拒绝它,人们也摆脱不了它的腐蚀性影响。”———第4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
片提名导演布努埃尔
“我本人不接受这一提名和奖励,艺术家都应是朋友,不必卷入这竞争的旋涡。这不过是出两个小时的闹剧,为了经
济上的好处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第43届奥斯卡影帝乔治·斯科特
“真可笑,我埋头苦干了那么多年,可在此以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好莱坞是个制片人说了算的密封型王国,我不想
置身其中毁了自己。”———第46届奥斯卡影后格伦达·杰克逊
“如果当明星要靠耍手腕,我情愿退出。我将不参加颁奖仪式,也不想当什么‘最佳女主角'。”———第43届奥
斯卡影后候选人(完)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