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烟台8月15日专电(王波徐冰)在烟台市全国京剧音乐研讨会上,记者就目前京剧舞台创新及其前景等问题
对文化部艺术司巡视员、著名剧作家戴英禄进行了独家采访。
我们要努力发掘新东西戴英禄表示,创新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努力发掘新的题材、
新的舞台人物、新的表现形式,而新的剧本内容也必然带动音乐的创新。他说,文革后,我们一直在探索究竟能不能创作出拥
有像“样板戏”那样艺
术高度的现代戏?事实证明是可以的。戴英禄回忆了名戏《蝶恋花》的创作:创作组在大年三十赶到了
杨开慧的家乡,经过4个多月的采访,他们满含热泪迅速完成了剧本和唱腔的创作,并在全国一炮打响。这件事启示我们,只
要来源于生活、来自于激情和创新的作品一定会受到观众欢迎。
京剧在国外很有市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戴英禄对国粹京剧有着更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每年我国都有京剧表演
团体应邀出国表演,像法国拥有8层、2000多个席位的香舍丽榭大剧院等著名演出场所就曾座无虚席地接待过《杨门女将
》一戏。他深有感触地说,浓缩了千年中华文明的京剧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的歌剧”,国外的观众因为有英语字幕或者事先了
解了剧情,所以欣赏起来没有任何隔阂,座无虚席说明他们完全是被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所打动。
大学生观众让京剧艺术前途光明京剧观众群体的萎缩是专家普遍感到担忧的一个问题,但戴英禄却表示了乐观的看法
。他说,现在有人说京剧观众很多都是老同志,我看未必。他举例说,在去年底的南京第三届京剧艺术节上,组委会组织了50
台戏,考虑到市场后减为24台。没想到市场反应强烈,最后竟然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在蜂拥而至的观众群中,年轻人占据
了半壁河山,其中不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这些观众无疑意味着京剧的明天。
此外,戴英禄还提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上海京剧院举办的“京剧万里行”活动,北京、天津的京剧院团举行的“京
剧进校园”活动,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戴英禄说,近年来许多著名大学对艺术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北大、清华等名校相继设立了艺术系。北大甚至从附小
、附中直至大学本科、研究生院都有学生京剧社,他们附小的“娃娃剧社”如今已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演出团体,还应邀走出
国门进行表演。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高雅艺术追求的价值回归必将对京剧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