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香港电影“救亡运动”□本报娱乐评论员泊明
前天,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行的“振兴香港电影业工会会议”,算是正式揭开了香港电影救亡运动的序幕。香港电
影人的自知和行动是令人欢欣鼓舞的,虽然还没有结果,但我们从行动中已经看到了希望。面对好莱坞、甚至是韩国电影的大
肆入侵,香港电影不复有当年的优势。对于弱势,我们总是怀着同情的态度,但最不能容忍的却是弱势的自甘堕落
。香港电影
人显然没有甘心永远处于弱势,一个会议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连一个承认的勇气都没有,那才是最为可悲的事。那些
曾经在一年内连续拍出多部卖座影片的电影公司老板,那些曾经以低成本创造过奇迹的导演,可能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要他们面对现实是残酷的,但却也是唯一的出路。承认失败的现实、找出失败的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香港电影人迈出了尴
尬的第一步,这一步有力而关键。经济学家多半会将香港电影失利的原因归结为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下无序的自由竞争。香港电
影短暂的辉煌对于投资商和电影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诱。利益驱使之下,当然会鱼龙混杂,有太多劣质电影推出,太多根
本没有电影从业资格的人加入电影人的行列,还有太多的电影院一夜间建起。其结果是,影片的质量下降、观众兴趣受挫,随
之而来的则是电影商的投资信心不足。而投资方面,由一个有钱的老板决定某部影片是否值得投资,明显存在主观臆断的可能
。对于这次会议所提出的由政府、电影商、银行各出三分之一资金的“311”计划,虽然真的实行起来可能也会有不足之处
,但却明显好过一人独断的投资决策。三家投资、三种风险,伴随的是三方的共同决断。但利益永远都是经济社会里最为敏感
的问题,“311”的融资模式和诸多降价之类的设想,无一不牵扯到一个利益问题,这对于香港电影人的团结是一个极大的
考验。除了信心,会议还是一个团结的开始,但香港电影所需要的团结精神其实就是牺牲精神,要作利益上的牺牲还有人会将
团结放在首位吗?我们希望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除了承认失败的勇气和团结的精神,香港电影还需要另外一种最具生命力的
东西,那就是创新。这一点上,香港电影曾经做得足够好,武侠、动作、喜剧等影片类型上,港片都出了太多的经典。但一切
都过去了,现在韩国电影人都在玩香港电影当年最擅长的题材,但却玩出了新意,让香港电影无地自容。好莱坞电影在香港电
影市场上一直都是港片的劲敌,如今又多了一个邻近的对手,似乎有些让人不敢也不愿意接受。当我们昨天还在提李小龙和成
龙在韩国有多少吸引力的时候,今天就看见韩国明星在我们这里吸引无数影迷。这的确很令人伤心,但如果能从别人的进步里
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也不算是坏事。变革就要是既要淘汰又要创新,淘汰掉旧的相对容易,但创新就不易。香港的电影人,
努力吧!(相关新闻见昨日本报B42版)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