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执缨实习生江艳
近年来,随着国外原声大片的不断引进,译制片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上海电影译制厂为扭转亏损状态,今年7月首次
公开向全国招聘配音演员,注入“新血”,不料此举更引来人们对配音演员人才流失问题的议论。
邱岳峰、童自荣、毕克、尚华、李梓……这些熟悉的名字曾和一个个银幕声音形象紧紧地联结在一起。1957年成
立的上海电影译制厂曾是国内最负盛名的电影译制厂,该厂译制的许多国外影片在国际影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传世经典
。
但近年来,能让观众记住的年轻一代配音演员却凤毛麟角。由于种种原因,该厂配音演员由原来的29人锐减到目前
的12人,还不足顶峰时期的一半!为了重振声威,上海电影译制厂于今年7月公开向全国招聘配音演员。建厂几十年来,上
海电影译制厂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现任厂长乔榛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招考的情况。
乔榛说,招考是从今年5月开始筹备的,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一百多人报名参加了考试,最后四名“优胜者
”闯“关”而出。此外,还有20位“外援人员”——即本身有工作、但自身条件也很不错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厂里的配
音工作。
由于上海电影译制厂近年来一直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因此民间有传闻说“此次招考是一种骗钱行为”。对此,乔榛
深感气愤:“我们此次招考的目的是为了扩展配音队伍、培养新生力量。”据悉,报名费是每人次80元,靠这点“报名费”
来扭亏为盈,显然是“杯水车薪”的笑话。
原定的录取人数是五个,为什么最后只招了四个呢?乔榛的回答是“宁缺毋滥”。
在上海这个消费水平甚高的国际大都会里,配音工作属于回报低廉的行业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参与热
情。“是对配音工作的热爱,才使得他们置身于这项‘枯燥’的工作中来。”乔榛感慨地说。
原声片还需要译制吗?
左图:《泰坦尼克号》配音与剧情同样出色
原声片的大量引进使得追求进口影片的“原汁原味”成了某种时尚,许多人对译制片的兴趣变得不那么浓厚了,配音
似乎显得有点多余。当年,配音版的英国电影《简·爱》、美国电影《未来世界》、日本电影《生死恋》、墨西哥电影《叶塞
尼亚》、法国电影《巴黎圣母院》和《佐罗》……曾经让无数观众“魂牵梦绕”,但如今“繁华”不再。于是,民间就有了“
译制片正走向没落”的说法———但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却不这么看。
丁建华说:“译制片正在求发展的阶段中,配音演员的精减并不代表译制片的不景气。现在的年轻配音演员音色发挥
较出色,往往一个人可以兼顾两个或者四个角色。更重要的还有录音问题,过去的录音技术要求配音一气呵成,从头到尾不能
有错,否则就要重头再来,而且最多也只能重录两次!”现在的录音技术可以做到胶转磁、磁转胶,出错的话可以找出切入点
再来,配音演员再也没有心理上的负担了,也就可以更投入工作了。
丁建华对新的配音“血液”的注入充满信心:“他们年轻、上进,自身条件都特别好,反应也很快,在配戏的过程中
很耐心地学习。”同时,她承认配音人才存在流失的现象,“的确曾有个别演员禁不住诱惑,心里总想着干点别的、想多赚点
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是必然的现象———因为配音这个行业回报低廉不说,而且还要甘于寂寞。有人演个电视或电影
就能出名了,我们干这一行的哪怕译制100部片子都可能会没人认得。”
有人把喜欢原声片的原因解释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新的影片”。对此,丁建华有着自己的见解:“人们经
常误解译制片会比原声片迟上映,但其实不是,撇开盗版影碟不说,在电影院里放映的译制片和原声片几乎是同步上映的,因
为引进原声片后也需要配上中文字幕,而我们译制电影的周期最多不过20天,有时15天就完成了。所以我想,在上映先后
上是没多大区别的!”
丁建华进而举了个例子:“喜欢看原声片的毕竟还是一小部分人。拿《泰坦尼克号》来说,江浙一带需要译制拷贝40
个,而原声片拷贝则只要4个就足够了!所以说,电影是面对广大观众的,而不是面对一小部分‘精英’的。看电影本来就该
是件轻松的事情,看字幕我个人认为是很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