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昨日18:30左右,东京成田机场飞来的客机降落首都机场,机上乘有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先生及其一行。吴清源先生此行,系应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田壮壮之邀,来京商榷田壮壮计划拍摄的吴清源电影——《棋圣——吴清源》的相关事宜。18:50,腿脚不便的吴清源先生下了客机坐上轮椅,与自己的夫人吴和子女士、长子吴信树先生以及经理人寺本忍先生和助理牛力力女士等五人,在田壮壮等人的热情相迎下,走出机场贵宾通道。
在机场贵宾休息室,吴老先生一行稍事停留,与对外友协文化交流部负责人短暂会晤。其间,老先生谈起第一次到内地来是1985年,并在简短言辞中向该负责人表达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好”的祝愿。话语之间,记者才得以在起伏闪烁的摄影灯光间端详这位当年日本侵华时期,只身一人将所有的日本棋界超一流棋手尽数打败、降级,拥有超群棋力,然棋外修为与处世精神更殊为高尚的长者。吴老先生面容清癯,耳高过眉,两只手分别持有须臾不离身边的拐杖与折扇。旁边心怀仰慕景仰之心的人见了,交耳低语:“老人家的相貌,一看就是智慧之人、高人、异人……”
应是昨日主角之二的田壮壮,一时不见其人来与老先生握手言欢,原来贵宾室一下没上来茶水,端来了饮料。嗜茶也乐意对人待之以茶的田壮壮,忙着给老先生张罗茶水去了。香茶奉上,田壮壮半蹲于吴清源先生面前,两人开口谈的就是棋,也谈棋中之人。田壮壮前两天去了趟中国棋院,此刻向吴先生转达了棋院棋士们对先生的问候。吴先生亦提起芮乃伟、林海峰、李昌镐等棋中秀丽的名字,与田壮壮喁喁交谈。
据悉,吴清源先生的二哥吴景略昨日一早已经由天津赶至北京,在吴清源先生一行此次来京下榻的钓鱼台大酒店等候与弟弟见面。而今日开始的近半月行程,吴清源先生将在家人和助理牛力力女士的翻译、陪同下,与田壮壮、阿城、邹静之等人商谈《棋圣——吴清源》的剧本,并假其中的两个下午,到中山公园、大酱坊等故地一游。另在吴先生逗留期间,韩三平、姜文、冯小刚、何平、葛优等著名电影人将与老先生热闹一聚。邹红/摄
谁是吴清源?
吴清源,男,88岁,身材偏矮,瘦削中略见矍铄,向来被认为是一代棋圣。这个描述绝对准确,但不能解释田壮壮和阿城之所以要联手练活儿的迫切心情。于是我们有必要在这里提出几个关于吴清源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十番棋
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七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十三岁之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继续学弈。
从1933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十番棋时代”。由于吴清源中国人的身份,在“二战”以及其后的很长时间里,他只能参加一些报社为他举办的特别棋战。最有名的就是《读卖新闻》的十番棋。在十三年的时间里,《读卖新闻》先后十次举办这种棋战,挑选当时最知名最耀眼的棋星与吴清源进行十盘决胜,共下了95盘。这种十番棋以多胜四局者为胜出,可以迫使败者改变交手身份?以此表示弱者不具备和强者公平竞争的能力,因而俗称升降赛。按照日本围棋传统,在升降赛被迫降级乃是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在古代甚至意味着棋手生涯的终结。
在这十三年中,除与棋界元老雁金准一之战,因为主办方考虑到雁金的名誉而在吴清源4:1之时强行中断比赛之外,吴先生全部获胜。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成名人物全部降级,有的还是降两级。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
-关键词二:新布局法
虽然吴清源棋战成绩之彪炳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真正奠定他在棋坛地位的还是他所提出并身体力行的新布局法。
日本围棋自幕府时代起形成了许多棋理,这些棋理逐渐演变为一种棋手不可逾越的条例。而吴清源从十九岁开始尝试突破这些教条,并与另一位新锐棋手木谷实合著《围棋革命——新布局法》一书,提出排除一切清规戒律,注重全盘掌控不计局部得失的围棋思路,在棋界引起轩然大波。棋界权威们无不视之为歪理邪说,于是在1933年,迎来了与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对局。秀哉名人号称二十年不败,是棋界的当然权威,也是对吴清源等人围棋革命最大的反对者。这一战,吴清源以被传统棋理视作必败的“三三.星.天元”的“怪异”招法,在社会上引发很大争议,再加上吴先生又是来自中国。比赛主办方先后收到抗议信数百封。孰料,随着棋局的进行,吴清源竟然开始占据优势!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秀哉是棋界的最高权威,所以在对局中可以随时宣布暂停,这盘棋前后竟下了四个月!后来秀哉在160手走出绝妙手,从而反败为胜。然而棋界一直有传说,这步棋实际上是秀哉的得意弟子前田陈尔所想出。
虽然这次新旧交锋以秀哉的胜利告终,但是新布局法却因此更加流行,甚至前田陈尔也在师父过世后,改以新布局法出招。
-关键词三:崇高的人生境界
这个词乍看有点滥,但它实际上是金庸一篇文章的标题。此文就是吴清源自传中文版《天外有天》的序言。
吴清源14岁只身赴日,与他棋盘上的辉煌相比,他的生活却是颠沛流离坎坷曲折。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吴先生却在日本所向披靡,他始终受到人们的诟病唾骂乃至迫害,使得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居无定所,辗转漂泊,竟然被视作没有国籍没有身份的人,简直相当于今天的黑户。怀着一颗悟道的心,吴先生一度热衷宗教,但却受到了更大的迫害。
然而对于通过棋道一心探求生活真谛的吴先生而言,这些不幸都宛如浮尘。最终,吴先生依然在这些困境中始终屹立不倒。诚如金庸所言:“因为吴先生的棋艺不纯在一些高超的精妙之着,而在于棋局背后所蕴藏的精神与境界……吴先生毕生所寻求的,其实是一个崇高的心灵。只因为他的世俗事业是弈棋,于是这崇高的心灵便反映在棋艺上。”
1982年,吴清源的弈棋经历被改编成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6年,吴清源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颁授致辞这样结尾:“为表扬吴清源先生六十年来对围棋的伟大贡献,为表扬他在痛苦冲突中所表现出的崇高品格,在不同民族间所产生的融合力量,更为表扬他对生命究竟的虔诚追求,本人谨恭请阁下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吴清源先生。”
顶礼膜拜吴清源
虽然自逊不敢称圣,但在世人心中早已成为古今第一棋圣的吴清源先生来到了北京。这一次,他是为了电影《棋圣——吴清源》而来——导演田壮壮和作家阿城已经决意要把他的一生拍成电影,以此表达对大师的景仰,甚至于顶礼膜拜。为什么要对吴清源顶礼膜拜?让我们先简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
1928年,年仅14岁的吴清源只身东渡,开始他的棋士生涯,在其后的三十余年中,吴先生逐渐成为举世公认的棋坛第一人,环顾当世莫有堪与战者,遥想当年大师之风采,只有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可以形容。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还构不成我们对他顶礼膜拜的理由。
在吴清源时代,日本围棋积四百年之传统,形成了许多对于棋道的见解甚至于定论,棋手们无不把这些视为铁律。而吴清源先生却能以独在异乡为异客年方十九岁未满弱冠之年,彻底突破全部戒律,开创新布局法,发起围棋革命,这种卓绝的气概更令人击节喟叹。尤其是在与秀哉名人的对局中,面对棋界铁律的首席卫道士,吴清源竟以“三三.星.天元”这种前所未见的招法开局,甚至引来了日本普通民众的数百封抗议信——“吴清源你完全藐视传统,藐视权威,任意妄为居心何在?”在1933年那个战火蔓延的时代里,在举世上下一片斥责的背景中,吴先生依然故我,新布局法汹涌而来,招招不依常理却又妙法天成,华丽与清新兼备、奔放与细腻两全,此谱至今打来,依然令人血脉贲张。
于是,我们对吴清源顶礼膜拜。
我们对吴先生顶礼膜拜,绝不是因为他在三十多年里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胜绩,而是因为我们对孤身漂泊遗世独立的坚毅人格的景仰;也是出于我们对不畏万难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怀的尊崇;更是因为我们对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人类智慧的不懈追求。(记者杨阳)
田壮壮等影视名人恭候围棋泰斗吴清源(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