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舞台的高光,卸下脸上的油彩,2002年度,明星们似乎经历了比以往更多的艰难。一向歌舞升平的娱乐圈,
在这一年里的色调,黯淡悲情时比明艳热闹处,更让人印象深刻。
★伤逝:死神边上的热闹
今年的娱乐圈告别的人多。以生命的落幕,这些公众人物自愿或不自愿地完成了一生中最后一次炒作。
离中秋节还有两天,歌手高枫的生命提前画上了句号。身后,他的新专辑《美丽新世界》卖得正疯。众媒体群情激昂
地监控了高枫从入院到死亡的全过程。这期间,他的经纪人更是带着高枫的家人穿梭于各大网站,却把一个孤独生命丢在病床
上,让他背着PCP(肺炎)的骂名咽下最后一口气。
也许这就是娱乐圈的残酷法则。在香港,罗文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名字,在他淡出的这几年,这位“乐坛教父”的卖点
早已从音乐造诣转移到了肝癌晚期上。更离谱的是,还在罗文弥留之际,急不可待的媒体就抢先报出了他去世的消息。
陈宝莲跳楼了,沈旭华坠楼了,这两个漂亮女人的意外死亡,正好给娱乐媒体提供了猛做“红颜薄命”文章的引子。
早就过气的艳星陈宝莲死后人气大作,生平将被搬上银幕不说,连以前拍过的片子也变得抢手。
女演员李媛媛也在这个深秋离开了我们。相比之下,她是让自己的生命结束得最安静的一个。
★退出退不出
再也见不着了,再次相见———“再见”一词的这两层意思如今都被娱乐圈演绎得出神入化。而后者,眼下已成了明
星们活学活用《论持久战》的一种迂回战术。
曹颖和央视再见了,崔永元也和《实话实说》再见了。不过,曹颖获得了央视有关负责人的“口谕”:可以以嘉宾身
份造访《综艺大观》;而小崔在长春电影节上派人叫卖《再说实话》的场面告诉我们,他跟“实话”依旧有缘。
谢霆锋宣布退出,向歌迷说了N次再见,理由是娱乐圈太乱,娱乐新闻让他太受伤,可“顶包案”罪名成立的宣判余
音未消,他热辣性感的露点写真集就出来了,现在已经有4部电影和4个广告等着他点头开拍;“影视大鳄”邓建国也“退出
”娱乐圈,话音没落,一本细数邓建国娱乐本钱的“中国活宝发家史”就暴露了他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特殊身份……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明星宣布离开,我们看不到的是,在离开的同时他们已经买好了返程车票,而娱乐版也已经
留足了他们重出江湖的版面。
★车祸及其遮掩
明星们好像都有飞车瘾。
闹出大动静的谢霆锋顶包案就不必多说了,“校园民谣”歌手郁冬开车撞死老妇的事至今还在网页上贴着:投案自首
,刑期1年。
接下来是36岁的香港女星关秀媚,如法炮制地上演了一出驾车肇事顶包的闹剧。除了知名度差点,其说谎动粗的本
事巾帼不让须眉。
梁家辉涉嫌醉酒驾车肇事并殴打巴士司机一事至今还是一头雾水。
本来普通的交通事故,到明星这里就成了魅力和权势对事实真相的挑战。在奋不顾身掩盖各种隐私的时候,他们却忘
了,在事故面前逃避责任也是一种形象,负面形象。
★入狱:偶像的一种结局
小谢以240小时的社会服务免遭入狱,可像他这么幸运的不多。
死扛是没有用的,事实就是事实。当苏永康明白这个简单道理的时候,让他欢喜让他忧的摇头丸已经把他送进了台北
的勒戒所。信誓旦旦的表白、声泪俱下的辩解,到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字:矫情。
电视荧屏记录了整个逮捕过程,歌手红豆用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告别歌坛。猥亵男童,这个罪名让有偶像歌手之称的
红豆,退出得惨不忍睹。
作为一个曾经入选福布斯排行榜的女富豪,一个特立独行的时代符号,一个渴望注意力的过气明星,刘晓庆在她51
岁的时候被送上了法庭。在一桩涉嫌偷税1000万元人民币的税案中,她再一次扮演了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
,这桩税案的戏剧性已经超过了她曾经主演的任何一部电影。刘晓庆的影响力依然与众不同。她的税案之后,缴税成了娱乐圈
的敏感话题。各种演出的组织者争相把纳税额透明化,而演员们更是一时间不见缴税单不出场。
这些就此步入黄昏的偶像,谁为他们的错误买单?规则的缺席、媒体和公众的推波助澜,还是离经叛道的性格?关于
他们,关于这些轰然倒地的偶像的碎片,总有一些东西让人深究。
★被告:为了钱,今日说法
这个秋天,刘德华和香港中建电讯纠缠多时的纠纷终于有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结果。8000万港元换回了刘天王的自
由身,只不过“钻石王老五”一下子沦落成了“石头王老五”。
因为歌曲《惟一》的作者并不惟一,歌手郭峰今年也坐了回被告席。不过,近日原告已与郭峰等就《惟一》著作权问
题达成谅解协议,结果是双方“握手言和”,有惊无险。
更多的人在等着另一只鞋落地:先是斯琴高娃追讨《阳光灿烂的日子》的28万元片酬,接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制
片人张纪中指责制片公司拖欠片酬;继电视连续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编剧张雅文状告山东女作家赵冬苓侵犯其著
作权之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在N轮热播之后因“涉嫌抄袭”成了被告。
这些事归结到底都是一个钱字。每个官司,似乎都在为娱乐圈是名利场这句老话作一注脚。
★偷窥、被偷窥和主动要求被偷窥
偷窥为今年娱乐圈提供了主要谈资。
性爱光碟的女主角璩美凤给后来者创造了一个模式。本来,她是偷窥事件的受害者,后来,却因此成为风靡东南亚的
明星。最近,璩美凤又传出待嫁消息,同时,一本强调由她独家授权的访谈书《偷窥———璩美凤是台湾的照妖镜》也开始在
大陆畅销。
有此先例,制造绯闻正成为明星们吸引公众眼球的重要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有人偷窥,有人被偷窥,有人不甘寂寞
地要求被偷窥。
孙悦日前为宣传新歌,将自己入行8年来的幕后秘闻比如“整容事件”、其经纪人“鞠鹏遇害事件”、“MTV裸体
镜头事件”写成文章,并录制成广播剧形式陆续在网站、电台中曝光,有独揽所有人目光之势。
刘嘉玲10年前的受虐裸照被香港《东周刊》上了封面。这一事件被称为是香港娱乐媒体“低级趣味综合症”的总爆
发。这一次,被偷窥的刘嘉玲勇敢地站到前台,偷窥者《东周刊》成为过街老鼠。
偷窥、被偷窥和主动要求被偷窥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津津乐道,事件主角人气飙升。有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曾说,现代人有两大癖好:读报和通奸。在私人领域,真相蜕变成隐私。我想更多地了解别人,尤
其是公众人物,明星的隐私,这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窥视癖。一些娱乐媒体和软性刊物,就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下,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吴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