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按照有关协议,中国今年进口外国电影配额由原来的10部增加到20部,中国电
影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增加了一倍。但乐观的电影人和评论家并不认为入世将给中国电影带来致命打击,而是将它看作是推动中
国电影市场化的关键力量。因此,他们在2002年到来之前就早早将它定义为“中国电影娱乐元年”。
事实证明,中国电影并没有在入世的冲击下一败涂地,而是在逆境中崛起,以票房
为主导目标,开始向市场化迈进。
盘点2002年的中国电影,从年初上映的冯小刚的《大腕》到岁末即将上映的张艺谋的《英雄》,在短短的一年中,中国电
影(含合拍片)在市场化操作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在两部大片中间,一批质量较高、又具有一定市场意识的国产电影先后登
场,给长久低迷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缕生机。
创作:从《大腕》到《英雄》
今年中国电影的复苏,首先得力于创作的复苏与繁荣。在一年多时间内,包括丁荫楠、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
建起、杨亚洲、孙周、张元、陆川等第四、第五、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乃至“新生代”电影人,都投入了新片的拍摄,中国
电影创作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而在这次创作浪潮中,市场化是多数电影人的追求。
第五代导演厚积薄发
2002年国内影坛的主力是早前被称“已经过气”了的“第五代导演”。他们纷纷扛起电影市场化的大旗,转向了
商业片的拍摄。陈凯歌、张艺谋分别推出了《和你在一起》和《英雄》。前者是现代情感片,一贯重于历史、社会及人性关怀
与思考的陈凯歌,放弃了“沉重”的追求,而转向对观众欣赏趣味的关注。该片使用了更为“煽情”和“媚俗”的情节故事、
人物设置和艺术手法,在多伦多电影节、东京中国电影周及西班牙电影节上获奖或受到发行商及观众的青睐。这部小制作的影
片仅靠国外发行就收回全部制作成本,而在国内的总票房也超过千万元。
张艺谋则直接选择了华语商业电影最基本的形式————武侠片。《英雄》也有着商业片的几大主要元素:最能受大
众欢迎的武侠题材、大牌影星担纲主演、花样翻新的形式包装、不遗余力的市场推广。张艺谋坦率地表示,《英雄》是一部商
业片,不承载厚重的主题。
田壮壮今年却“逆潮流”推出纯艺术片《小城之春》。这部根据费穆同名影片重拍的电影以其“反潮流”的姿态,为
自己赢得了票房空间。影片以独特的个性、不俗的艺术水平赢得了某一阶层观众的追捧,堪称叫好又叫座。《小城之春》的出
现,再次反映出第五代导演多元化的结构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新生代导演“横空出世”
今年有超过20部处女作电影问世,一批电影观众非常陌生的名字出现在导演名单上。他们中间,有孟京辉、陆川、
张番番、李春波、楼健、张一白等。他们执导的《像鸡毛一样飞》、《寻枪》、《天使不寂寞》、《女孩别哭》、《父亲爸爸
》、《通往春天的地铁》等,都受到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寻枪》,由于姜文和宁静的加盟以及不俗的艺术水平,
成为今年最受注目的影片之一。该片在国外多个电影节上受到关注,并通过海外发行,成功收回成本并获利,影片在国内的票
房成绩也可圈可点,成为今年新生代电影在市场上最成功的个案。
这20余部处女作,虽然整体显得较为稚嫩、单薄,但它们更自觉地关注“现代人群”的生存和情感状态,他们的话
语方式和美学观念更加时尚,更贴近现代生活。相对于以往的导演群体而言,这一群新生代导演的市场意识也有明显的提高。
无论是“媚俗”还是“媚雅”,他们几乎都以市场为创作的主导方向。
此外,一群实力不凡的中青年导演也推出了精品力作。其中杨亚洲的《美丽的大脚》、霍建起的《生活秀》等影片,
没有因迎合市场而改变干预现实的做法,坚持关注现实、关注平民生存状态,堪称本年度最具强烈现实批判精神和艺术震撼力
影片。
市场:困境与亮点同在
“市场份额就是最大的政治”已逐步成为国内电影人的共识。在进口片数量翻倍的情况下,国产电影虽然顽强抗争,
顶住了这“致命的一击”,并且票房有了复苏的迹象,但在与好莱坞进口大片的争夺中,整体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只有《英雄
》等几部影片略占上风。
“蚂蚁和大象的战争”仍在持续
从美国大片被准许进入中国以来,国产片与美国大片之间的不对称“战争”就一直在持续着。今年是国产电影创作的
“大年”,上映的影片数量之多、整体质量之高,为历年来所少有。但是,在与美国大片的对抗中,国产片依旧处于明显劣势
。
根据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票房统计,在今年1—7月的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进口片占了7部。其中《哈利·波特》
、《指环王》、《星战前传2》依次占据了前3位,而国产片(含合拍片)只有《大腕》、《天下无双》、《卫斯里蓝血人》
等3部影片进入前10位。在前10名的影片中,进口片票房总和为2630万元,而国产片(含合拍片)票房总和仅为93
0万元,双方比重为2.38:1。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十六大召开前后,国内限制进口片的上映,而大举推出十余部优秀国产电影。在没有进
口大片挤压的情况下,国产片票房并未大幅上升。据不完全统计,11月中旬以前,广州影市上同时有《和你在一起》、《生
活秀》、《美丽的大脚》、《天上草原》、《我爱你》等十余部影片上映,但总票房仅有150万元左右,不及一部小型进口
片的票房。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电影院的票房纷纷“跳水”,有的影院效益下滑80%左右。这说明,国产片票房的
不景气,不仅因为进口片的挤压,更因为自身市场意识的淡漠和市场竞争力的缺乏。
《英雄》成市场运作范例
今年还算是国产片亮点最多的一年。在年头、年中和年尾,先后有《大腕》、《天脉传奇》及《英雄》3部国产(合
拍)大片冲击影市。《大腕》跨年度上映在国内取得了3000万元的票房业绩;暑期上映的合拍大片《天脉传奇》国内票房
也超过千万元。而《英雄》更成为本年度超级热门影片,风头甚至盖过《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好莱坞大片。
《英雄》尚未正式公映,其海外音像版权就卖出了1000万美元,相当于影片总成本的1/3;国内音像制品版权
卖出1789万元的天价;国内广告及小说、邮票、漫画版权转让等收入远超过1000万元;甚至该片广州首映礼的冠名权
也卖出100万元……《英雄》从市场定位、商业包装、宣传推广,都成为国产片市场运作的范例。
从《大腕》到《英雄》,电影市场化运作完成了质的飞跃。《大腕》的商业资源开发主要还停留在票房上,而《英雄
》则远远延伸到“后电影”领域。这也是今年中国电影最成功之处。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