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说过:“宁可无侠,不可无武。”这句话说明了“武打”对武侠小说或武侠电影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一部武侠片公映之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片中那些花样翻新的武打动作和场面。然而看完张艺谋的《英雄》
后,却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虽然片中也有诸如湖心亭、胡杨林、黑棋馆等大战场面,但这些被誉为经典的“武打场面”不自
觉地陷入了另一种“花拳绣腿”之中,即使该片的武术指导是赫赫有名的程小东。
武侠片的“武打之美”、“动作之美”是中国武术文化魅力的体现,但武侠片中的武打又不等同于真正武术表演的影
像记录,需要进行艺术化的想像和夸张,是武术的技击性、舞蹈化之“实”与艺术想像之“虚”的完美结合。上世纪90年代
,徐克掀起了新派武侠片浪潮,电影借助高科技将武打“神化”、“幻化”。但不管如何表现,不能过分追求技术想像之“虚
”,而远离武打技术之“实”。《卧虎藏龙》在动作设计上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武打“虚实”的完美平衡。
据说《英雄》一片最初请来的武术指导是董玮,因董玮不符合张艺谋对武打的要求而被辞退,中途由程小东接手。董
玮是香港武指中的“后起之秀”,他设计的《神偷谍影》、《紫雨风景》、《杀手之王》等无一不是动感十足的现代动作片。
而《英雄》对武打场面的要求则是“飘若惊龙”,于是在《英雄》这部充满“形式美感”的武侠片中,“武打”不再像《卧虎
藏龙》那样“虚则实之”,而是“虚则虚之”。虚则假,假则败。
徐克拍了那么多武侠片,却没有一部能打入国际市场,至于去年的《蜀山》更是一败涂地,票房惨不忍睹,究其原因
就是过分迷恋“特技”。张艺谋的《英雄》在武打上走的就是徐克的老路,片中人物的跳跃腾挪都借助特技来完成,更不要说
刀剑相交的格斗了。
《英雄》在深圳和北京举行首映式后,争议之声不断。先不谈该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单就该片武打来说,简直
毫无创新之处。韩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