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渔的火车》,虽然媒体对其的报道一直未停,但大多都是围绕激情戏的尺度、或是感觉像《花样年华》的表象浅尝辄止。
我想这是一部为女人而拍的电影,为有爱的人而拍的电影。激情不激情,那只是吸引男观众的噱头,而更多的女性观众在乎的则是电影中那个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在残酷的现代社会中寻找真正完美爱情的周渔。“我的话有时候变得纤细,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仙湖陶
醉的青瓷,在我的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它溢出了我的仙湖,由你完全充满”,这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陈青为周渔写的诗,刚听觉得有些“色情”,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却喜爱上了它。特别是当周渔拿着被自己按瘪的不成样的瓶子,理直气壮地反驳着质量监督员时,“仙湖陶醉的青瓷,在我的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看着监督员懵懂的表情,在大笑的同时,会更加明白诗中的现实含义,佩服周渔为爱付出的勇气。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火车旁不停奔跑的巩俐,在慢镜头中,随着人体的运动而荡漾漂浮的蓝花裙子,伴着大提琴沉稳的节奏,人们会思考:如果是我,会有周渔这样为爱奔波的勇气吗?
我不否认,电影看起来有点累。许多放慢的镜头,油画般的美丽景色,以及几次出现的火车穿越隧道,确实有点闷。如果不是喜欢琢磨电影的人,恐怕也有一些不太懂的地方。但我想只有迫使人们去思考的电影才会真正地让人去记住它。
我喜欢周渔的火车,我还要看第二次、第三次……尽管它的结局有些悲伤……(信报记者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