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本月4日将被搬上北京人艺小剧场,接受观众的检验。据悉,津味小说《俗世奇人》反映了清末民初天津地区传奇人物生平事迹,而话剧《俗世奇人》则撷取小说中展现天津地域特点的民俗精髓,将“梅花大鼓”、“天津快板”等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其中,通过对小人物个体事件的描述,再现当时天津地区的市井生活,并特意邀请津门梅花大鼓表演艺术家籍薇登台献艺。
就此次津味话剧在北京的演出,冯骥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讲个故事说天津
记者:《俗世奇人》是如何被搬上话剧舞台的?
冯骥才(下简称冯):4个月以前,导演王向明和空政话剧团的何团长一起来找我,提出将我的小说《俗世奇人》由王向明改编为话剧。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您没有参与剧本的改编?
冯:我没有亲自改编剧本,但我和他们谈了一些关于话剧舞台表现方式的问题。因为小说是一群人的多个故事,如何改编成一个故事,这很重要。我提出了在舞台边缘设计一个茶馆,让所有人物都在这个地方出现,然后再进入舞台表演区。
记者:您了解话剧的故事情节吗?
冯:他们给我寄了话剧本子,可我没有全部看完。但我认为王向明是个好导演,把小说交给他,我是放心的。
记者:您对话剧《俗世奇人》被冠以“津味爆笑民俗剧”有什么看法?
冯:我和王向明只交流过一次,给他讲了一些天津人的特点和故事。我希望这只是一个说法而不是真的。小说展现的是天津人“嘎”的一面,叙事结构就像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一样,是在最后“抖包袱”,并不是专门为搞笑。
记者:您是不是很期待自己这部初次搬上话剧舞台的作品?
冯:还要看看王向明是怎么改的,是不是抓住了天津人的性格特征,是不是用天津人的方式处理细节。我很希望他能让我“一惊一愣”,感觉“改得好”。
样子可变魂不可改
记者:根据您的小说《神鞭》改编成的30集电视连续剧,马上就要在天津播出了,而话剧《俗世奇人》也会在北京连演24场。恐怕全国会刮起一阵津味文化风,您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冯:这就得说是天津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风土人情,使得天津地域精神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商业文化中心,天津就是典型的市井文化中心,天津文化的代表人物就是马三立、骆玉笙这样的民间艺术家。而且天津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天津独特的文化环境。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天津的文化环境逐渐成熟了。
记者:您能总结一下天津的文化特点和天津人的性格吗?
冯:天津人身上有北方人的豪爽,人情厚重;天津人争强好胜,但又总是用自嘲的方式挖苦别人;天津人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天津人“嘎”,性格中有比较硬的东西。
记者:您最满意哪部被改成影视剧的作品?您不担心作品被改变了“味”吗?
冯:最满意当年拍的电影《神鞭》。至于电视剧《神鞭》,我只看了四集,感觉男主角还可以;《俗世奇人》还没看,不好说。我知道在电视剧中加了很多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我怕“戏说”。小说要改编成电视剧需要加入很多东西,这一点我赞成。但原来故事中的思想、人物的主要性格和故事的大脉络是不可以改的,这是我坚持的。作家有时很被动,一旦小说被人拿走了,就失去了自主权。
文化记录书中见
记者:您的每一部小说的体裁和叙述风格都不一样,接下来还会再继续《俗世奇人》这类小说的写作吗?
冯:在《俗世奇人》的结尾我给自己下了个“套”,说自己以后就不再写这类短篇了。当时写《俗世奇人》也是一种尝试,用绝妙的短篇,展现中国人讲故事的本事,类似于民间故事的最后“抖包袱”的方式;在文字上不加天津话的叙述语言,尽量用白描和短句讲故事。
记者:您的小说体现的多是津味文化,您在写作时最关注什么?
冯:我认为作家和导演的品位是不是高,就要看他是不是能把俗的东西搞得很有味道。接下来我会写展现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大书,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的记录,展现地域性格。在我的东西中,更多的还是对文化的关注。新报见习记者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