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王兴东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本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他除了提交“电影应该实行分级制”的提案外,还提交了“改革电影评奖制度”的提案,呼吁电影评奖公平公开,与市场与票房挂钩。王兴东曾创作《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孔繁森》和《法官妈妈》等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并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在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王兴东曾痛陈金鸡奖、百花奖评选的弊病。
评奖严重脱离观众
王兴东说,过去百花奖一些得奖电影,说是观众投票评选出来的,但根本就没有在电影院里放映过,电影评奖更没有促进票房。“如果拍电影只是为了得奖,脱离市场,脱离票房,那么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就会丢光了!那样,我们看到的将是奖杯越来越多,而观众越来越少。”“评奖是对电影生产的一种导向和刺激。”王兴东认为,不能让评奖和市场脱离,一定要让评奖倒向市场、倒向票房、倒向观众,因此百花奖要与票房挂钩。只有从市场里走出的演员,才是观众认可的真正的明星,任何炒作和作秀包装出来的明星,在市场面前都黯然失色。
影院经理投票最真
王兴东认为,百花奖不公布票数的做法,不科学、不真实、不透明。“因此,我提出,应让影院经理记名投票。我曾到北京搞过调研,影院经理对观众喜欢哪些片子、哪些演员了如指掌。如果全国6000家影院经理给一部影片打分,我想肯定会比那些所谓观众投票来得真实可信。”让影院参与评奖就是让市场给影片亮分,让市场成为真正的角逐之地,让创作者追求的不仅是奖杯,而且是市场中的观众。现在,电影创作是离奖杯近了,离影院远了;离评委近了,离观众远了;离媒体近了,离生活远了。
影片优劣要看票房
这个新的评奖方案招来不少人反对。他们认为:影院经理可能会偏爱那些打斗枪战、谈情说爱、档次低俗的电影,从而导致电影质量下滑。但王兴东说:“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位在影院工作41年的大连某电影院负责人对我说,最了解观众的是我们,最能识别电影的是观众。拿钱买票看电影的人,最知道电影的优劣。不要把我们的观众想俗了!”市场是多变的,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其实中国观众看厌了枪战片,特别是那些好莱坞大片的模式化和国产电影中的虚假说教,观众都不喜欢。优秀的国产片观众是很捧场的,如《生死抉择》、《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叫好又叫座;《我的兄弟姐妹》虽然没有获奖,但观众喜欢,票房很好。“对这些受欢迎的片子,我们就是要投上一票。一部观众满意的电影应该达到三个层次,即让观众‘走进来,坐得住,传得开’。”王兴东称,百花奖号称是代表大众评的奖,那么就应该真实地反映大众的意志,就要看票房。
最终标准在于市场
王兴东表示,如果想收回成本,使电影有再生产的能力,就要像《英雄》那样打响票房,这是赢得利润的主渠道。“电影究竟是为谁拍的?为观众还是为评委?为电影院还是为电影节?现在有些电影没人看,就是因为创作者没有研究观众,不了解观众的需求。一些电影无病呻吟,不贴近生活,缺少真情,观众难以认同。观众是我们电影市场的支柱,观众不看我们的电影,支柱倒了,我们的电影还怎么生存?”王兴东说,电影只能在市场中求发展,希望中国电影的创作者都想着市场、想着观众,也希望我们的电影评奖与市场挂钩,引导电影创作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增强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正在酝酿重大改革
王兴东透露,国家高层已经关注电影评奖及其他重要文艺评奖的制度,正在酝酿重大改革。国家有关负责人已在内部场合表态,艺术评奖必须与放映(演出)场次、观众(读者)人数挂钩。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等主旋律文艺类奖项,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与作品观众量、市场竞争力等挂钩。让评奖回到真正能体现创作水平、促进精品文艺创作,提高文艺产品竞争力上来。本报记者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