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曾是京城保姆剧组财务曾是卖菜的
在追踪《倩》剧的过程中,记者越深入就越能发现剧组幕后的一些耐人寻味的事。例如,该剧制片人竟曾是“京城保
姆”,而他们的“财务大臣”竟是昆明卖菜的,传言剧组现已超预算1600万……诸如此类。
女制片原是京城保姆
在大理的一间餐店,一天进来一帮穿着《倩》剧工作服、并佩戴有胸卡剧组工作人员(其中还有一人是副导演),吃
饭的时候,他们边吃边发起牢骚来。只听一人说:“听说咱们剧组来大理前、在广州时已经亏损了1600万了……而且听说
咱们剧组的财务总管尽然是个昆明卖菜的,咱们的女制片人更厉害,她曾是北京保姆,之前她从来就没碰过电视剧,你们说,
咱们老是被这么一帮‘半调子’管着,心里能舒服吗?”这是一大理的朋友向记者描述的场面,因为他当时就在那家餐店里。
后来记者进一步向剧组的人求证一些情况时,剧组一知情人告诉记者:女制片人的确曾是京城保姆,后来她涉及影视最先是从
茶水妹做起的。这是她第一次当制片人。针对她的这样一种经历和身份,剧组的人现在持两种态度,一是挺佩服她,二是特不
服她;至于剧组财务是个卖菜的说法,那是在剧组“亏损1600万元”的传言后的一个传言。
剧组亏损1600万?
针对“亏损1600万”的传言,记者随后拨打了剧组一“高层”陈小姐的电话,向她求证此事。陈小姐接电话后并
不是很乐于回应这个问题,她问:“这样的传言你哪里听来的?”记者如实交代之后,她继续说:“他们都胡乱说的,没有办
法。至于真假,我无可奉告,你们传媒自己去判断吧。”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剧组目前的确出现财政问题,因为在剧
组里,有些戏已经杀青了好一阵子的演员,至今还未拿到剧组的酬金。
图:大S:妹妹,长大你也做制片人吧。小S:那好耶,我先去摆摊卖菜先。(设计对白)
剧本撵不上拍摄进度
近来,剧组的演员除了对女制片人、财政有非议之外,也对编剧有了很大的意见。他们嫌编剧的创作速度太慢,原是
36集的电视连续剧,现在虽已拍到第25集,可剩下的11集眼下还未创作出来呢。这样一来根本赶不上拍摄进度,且匆匆
写出来的剧本常常存在一些粗枝大叶或不妥之处,让许多演员“不好找感觉”(且担心剧本太滥难以保证制作质量)而心存抱
怨。
新快报记者无涯(yan/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