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看不到的怪片
———另类影片单元扫描
香港电影节不仅是主流新片的预览阵地,更是各种地下、实验、非主流电影的曝光良机。本届电影节中令非主流影片爱好者兴奋雀跃的单元也有不少,而其中以“影人影事”、
“罗布·尼尔逊直接行动电影”以及“华荷制造”这三个单元为重头戏。“影人影事”是对电影工业种种的检视,对日本电影有兴趣的读者,看到《大岛渚访问小川绅介》这样的电影名怎么能够抑制自己的兴奋?罗布·尼尔逊(Rob Nilsson)的“直接行动电影”(Direct Cinema)强调真实感与即兴,被视为未来电影的一个发展路向;而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制作的三部实验电影,则长期以来对沃霍尔这位先驱的作品只闻其名的影迷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影人影事———关于电影的电影
“影人影事”单元中放映的可谓是“关于电影的电影”,这一单元的电影多数是著名导演的访谈或是针对一个电影现象所拍摄的纪录片,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部:
《大岛渚访问小川绅介》
(A Visit to Ogawa Production)
大岛渚与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的传奇性对话,曾是小川制作公社成员的大岛渚来了一次内行人的详细访问。两人探讨小川新作中打破一切纪录片规则的特色,是两位智者的对谈,也是认识电影哲学的理想概论。
放映日期:4·17,4·20,4·23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My Camera Doesn't Lie)
导演Solveig Klassen与Katharina Schneider—Roos走访崔子恩、李玉、唐晓白,以及近年扬威海外的张元和贾樟柯等中国电影新势力,探讨内地独立电影人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围。难得内地新生代影人聚首一堂,畅所欲言,勾勒中国电影新蓝图。
放映日期:4·18,4·20,4·22
《论尽“规条95”》
(The Purified)
本片是对Dogma 95这十年来最具争议性拍片策略的挑战。主旨是:宣读这规条的导演们,自己能否严守规条拍出真正的Dogma电影?导演Jesper Jargil一直紧随Dogma电影人,曾拍成记录《越笨越开心》制作过程的《扮笨仲开心》。本片他透过Dogma拍摄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跟拉斯·冯特里尔等四位Dogma主将对话。
放映日期:4·19,4·20,4·22
《白鸽计划———台湾新电影二十年》
导演萧菊贞走访侯孝贤、柯一正、万仁、曾壮祥、张艾嘉等当年先锋,一起回顾这股台湾电影新浪潮的点点滴滴。近年在国际影展上锋芒毕露的蔡明亮和张作骥也来凑热闹,大谈拍片心得。艺术与商业,从来都是势成水火?导演找来“台湾王晶”朱延平,追击他和侯孝贤的不和传闻。20年来台湾电影风雨飘摇。不变的,还是一众电影人的坚持和热诚。
放映日期:4·17,4·20,4·22
罗布·尼尔逊:直接行动电影
比“Dogma 95”早了近10年
“先要创造一个处境,认清角色后再加以发展。跟着把两者结合,看如何碰撞、相互吸引或互相排斥,从而制造出戏剧效果,反对好莱坞那‘电影作为短故事'的格言。这创作方式就像一个富动感的即兴爵士组合,当中包含演员、摄影机、声音、导演与剪接师的共同创作及相互诠释,目的在追求意料之外的独特效果,甚至奇迹。电影并非属于导演的一种媒介。点石成金的是演员。恐惧是最后的一道障碍。我们的道路正是要通向我们的恐惧!”
这是罗布·尼尔逊于1989年发表的“直接行动宣言”的概要。独立电影人只有两种:一是普通独立电影人;另一种,就是独立得勇猛无惧的电影人。而尼尔逊当然是后者的代表。
1970年代已活跃于旧金山及柏克莱的他曾受卡萨维蒂的影响,擅长以逼真的记录手法演绎戏味浓烈的处境,以及强调演员之间的压迫互动。1979年拍成处女作《北地之光》(Northern Light)即夺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1980年代中期开始,他跟主要由来自旧金山湾区的流浪汉组成的“Y剧场”组合拍档,每周排演写实话剧,并擅用录像技术,捕捉演员自发的对白与剧情,开始他们的革命————最有影响、最受好评的即“直接行动电影”:以街头浪人为题,反映草根或弱势社群的血肉现状。《桌球浪族》得到珍娜·戴维丝及汤姆·韦斯等人支持拍成,震撼各地影展,宣告了新一代录像力量的诞生。直接行动电影主张让演员与制作人员自由发挥,藉演员的参与、真实处境的运用,导演等人的互动与集体后期创作,尝试在重组的过程中碰出难能可贵的意外火花。1990年代开始的“晚上九点”系列以黑白影像呈现各种街头人物最真切的一面,真实感之强叫人喘不过气。真实的人物,发自经验的即兴对白交锋,动感丰富的摄影机运用,流丽的剪接为其最大特色。直接行动电影比“Dogma 95”早了近10年便宣告了直接纪实式录像转为电影的威力与灵活性,指示着电影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路向。
-罗布·尼尔逊影片放映时间
《飙城私录》(Scheme C6)
放映日期:4·8,4·13
《中了风》(Stroke)
放映日期:4·8,4·12
《北地之光》(Northern Light)
放映日期:4·10,4·14,4·19
《我有我态度》(Attitude,世界首映)
放映日期:4·9,4·14,4·20
《桌球浪族》(Chalk)
放映日期:4·10,4·13
《热力与阳光》(Heat and Sunlight)
放映日期:4·9,4·12,4·19
(本版图文来自香港电影节官方宣传资料)
华荷制造———《肉》、《渣》、《热》三部曲
“华荷”者,鼎鼎大名的安迪·沃霍尔是也。沃霍尔不只是波普(Pop)艺术的先驱,同时也是有名的实验电影作者,其影片极重概念性,常引起争议,如著名的《帝国大厦》,全片只是以固定机位对着帝国大厦连续拍摄了9个小时。本届电影节特设的这一“华荷制造”单元,所放映的并非沃霍尔本人的作品,而是由他制作,保罗·莫里西(Paul Morrissey)执导的《肉》(Flesh)、《渣》(Trash)、《热》(Heat)三部曲。
1960年代末,安迪·沃霍尔减少自己执导,转而支持“沃霍尔工厂”大管家保罗·莫里西的创作,后者顺势拍成多部美国另类电影经典,《肉》、《渣》、《热》三部曲就是1970年代美国嬉皮社会及人性的戏剧性记录,至为赤诚大胆。《肉》的主角是双性恋男子祖,妻子要为女情人堕胎而逼他上街卖肉,镜头名副其实地紧紧扣住以他为中心的一具具肉身,对裸体及其功能角色赋予暧昧多样的意义。由于场面大胆,此片几经电检机构非难才得以公映。
《渣》取材于1970年代毒品文化,是一部具批判意味的黑色喜剧。《肉》的男主角乔·达莱桑德罗(Joe Dallesandro)继续赤身裸体引介迷幻世代的边缘日夜,片中充满为毒卖身、注射海洛因、孕妇做爱的场面……,但莫里西总抱着道德的目光,用最冷静精确的镜头把种种畸态捕捉并加以讽刺,尽显毒品和嬉皮理想已变成潮流商品的下场。达莱山度脸上的茫然迟缓使他不负“地下马龙·白兰度”的外号。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热》发生在阳光普照的洛杉矶,新世代的颓废生涯与好莱坞的传奇背景糅合发光。莫里西在经典电影《日落大道》的桥段上添油加醋,祖·达莱山度演大发明星梦的小混混,终日男女不拘、以肉体博上位。女主角是过气女星,形象刻薄妖艳,实则外强内虚。《热》在三部中戏剧性最强,莫里西设计的故事及人物具Camp味十足,但态度保持尖锐,现实社会的物欲关系在冷嘲热讽间原形毕露。
(《肉》、《渣》、《热》三部曲将分别于4月18日下午12:45,15:00以及18:00放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