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68994
602)
“一次和弟弟们由舅舅带着逛了隆福寺市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鬃人铜盘戏出。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
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
的人一敲那铜盘子,
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这是世纪老人冰心81岁时所写的回忆文章《我到了北京》中对北京民间手工艺品鬃人的描述。这位在中国被称为文
学祖母的老人生前曾感喟说,自己在北京的最初生活是“陌生而乏味的”,如同生命的列车突然驶入了黑乎乎的隧道。想必,
京城独一无二的鬃人是这片黑暗中为数不多的亮点,给年幼的冰心以些许的慰藉,所以老人直到晚年还对其记忆犹新。
“鬃人”,又名“盘中戏”,受皮影、京剧及民间花会的影响而产生,兴起于一百多年前的京城庙会,民国时期步入
繁盛。
早年的鬃人,以胶泥为头、秫秸为体、彩纸为衣,现在改进后的服装则用绸缎制成。鬃人面部按戏曲脸谱勾画,上戴
头盔、彩球;胳膊用一铁丝在身子脖颈部委穿过,两臂好似皮影人的袍袖,手执兵器;彩色服装上印画有戏装图样花纹,在其
底部胶泥座上牢牢地贴着一圈鬃毛。将鬃人立于铜盘之中,拍击铜盘,借助鬃毛的弹性,鬃人便会旋转起来。根据鬃毛排列的
角度不同,又有正转、反转的不同。做成型后的鬃人,动似舞台开打,静如人物亮相,一组即是一部京剧戏出,人物多少不一
。
如今,北京城里能做出正宗“鬃人”的民间手工艺家,只剩一位家住什刹海附近东官房胡同一号院、年近古稀的白大
成老人。白老先生自幼酷爱京剧,兼喜绘画、磕泥饽饽捏泥人。其青年时代因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赋闲在家时受老街坊的
怂恿开始琢磨起已经绝迹十多年的鬃人。后在热心人的帮助下,白先生认识了已经休业多年的“鬃人王”二代传人王汉卿师傅
,得以掌握鬃人制作的传统技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进。鬃人服装由彩纸变为绸缎就是始自白大成先生。
除了“文革”期间不得不以做临时工糊口之外,白先生就再没放弃过鬃人的制作。为此,他一辈子没有吃过一口“皇
粮”。
在白家,除了鬃人之外,就是毛猴、面人、皮影和画有戏剧人物的紫砂壶、帽盒、镜帘等手工艺品,高档家具、电器
则一样皆无。老人将一生的积蓄大多都用在了收藏老北京的玩艺儿上。
“这些都是宝贝啊,将来不管到了谁手里都是财富。”
据其介绍,北京的玩艺儿可能比中国哪座城市都丰富,史料记载,民国期间的北京民间工艺品有1500多种。这是
因为六朝古都北京在历史上很早就成为了一座消费城市。到了元、明、清三代,全国的名师巧匠云集到这里,使北京的工艺美
术得以博采众长。那些按月取俸禄,不愁生计的八旗子弟更是花大量时间在这上面,将各种玩艺儿琢磨到了家。到了民国,“
在旗的”断了“铁杆庄稼”,许多人便将以前自娱自乐的玩艺儿拿出来贩卖并以此为生。所以到了民国,北京民间艺人有百分
之七十都是满人。又因为满人大多爱戏,所以北京的民间工艺品很多都与京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事变迁,北京1500多种玩艺儿大多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如今还有传人在世的只剩下风筝、内画、皮影、面人
等二十来个“品种”。“玩艺儿本来就是自生自灭,没有了接班人,手艺就随人‘走’了。”白先生说早年的民间手工艺大多
是家传手艺,那完全是为生计考虑,如今已不存在这个问题。“我就不是家传技艺,所以只要是愿意学的人我都愿意教。”但
至今,白先生还没有一位正式的传人。
要完成小小的一个鬃人需经四十多道工序,耐不住性子的人干不了。鬃人又以京剧为素材,对古典文学、戏剧没有相
当认识的人做不了。更重要的是,了解并喜好这门百年手艺的年轻人太少。白先生曾希望学商贸英语的独子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现经营着一家小书画店的儿子态度似乎并不积极。
旋转的盘中戏还能再唱几出,恐怕连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朱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