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英雄》在本次奥斯卡征战中折戟沉沙,可谓“英雄难过‘美(国)人’关”。与张艺谋和投资方的平静反应相比,媒体与网民的反应则显得异常活跃,从昨日新浪网上百条与此有关的评论可见一斑。网上纷纷为《英雄》落败开起门诊,想从中找出失败的“病症”。人们普遍认为《英雄》的落选在于影片本身的艺术质量,但也有人认为《英雄》的落败与文化差异有关。
弹《英雄》:硬伤累累导致失利
网友:《英雄》除了空洞还是空洞,“和平”的主题终究没能打动小金人的心灵,不奇怪,连中国人都没被打动,凭什么奢望老外叫好呢?况且《英雄》在提名以来一直没在美国好好宣传,连我们自己的会员都不去投票,我们又怎能巴望那帮老外评委投咱们的票呢?幸好张曼玉等没去,去了也没意思。要知道,今年确实不是华人年,2001年的华人现象不知多少年才能轮一回!同样也不是黑人年,2002年的黑人大潮也许来得更稀罕!不要相信奥斯卡能轻易让你圆梦,对于电影人而言,拍出自己人真正喜欢的电影比什么都值钱!
渔家傲:《英雄》的成败和张艺谋的姿态都可以用“正常”来评价,不正常的是连日来相关舆论中所表现出的某种患得患失、推己度人的心态。自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以来,围绕着《英雄》的两种金像奖结局———得意与失意,一直众说纷纭。近来最集中也最不靠谱的一种推论是:随着战争的爆发,以“和平”为主题的《英雄》大有希望最终笑傲奥斯卡。……用美国式的价值观来衡量,《英雄》所倡导的“和平”也并不符合民主自由的口味,持反战态度的奥斯卡评委更不会认为这是他们所主张的和平。再退一万步说,即使美国政府真如某些推论者猜想———庸俗到拿《英雄》所倡导的“和平”来为战争作注脚,好莱坞的文化人也未必会那么俯首帖耳,君不见在昨天的颁奖典礼上一些电影人对布什的措辞何等严厉。(《北京青年报》)
好莱坞剧作家伊诺斯博士:美国人喜欢看的电影,它讲的故事或者说影片的情节必须交待一个最主要的人物,然后讲他(她)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克服了哪些困难。可《英雄》的情节发展到最后,每个人都死了。所以,我理解真正的英雄不是他们中的某个人,而是这个国家。因为国家是惟一能让这些英雄一同去捍卫的,国家最像是一个“英雄”。按照我们的理解习惯,像它的名字一样,它应该是讲某个英雄想要做成某件事情,但影片从一开始就交待得很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干什么。虽然影像是非常诱人的、性感的、无法抗拒的,但影片中的人物关系、情感纠葛太复杂了,叙述的结构也让人很难理解……故事的主线非常弱。举个例子,中国的MTV尽管每首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拍得都非常漂亮(按照美国标准,它们的作词大多显得有些幼稚)。可张艺谋你为什么把几分钟的东西用同样的方法拍成了两个小时?我们看电影不是为了看一大堆特效,我们去看是因为我们需要在情感上被打动,我们要去寻找他们,我们要去关心他们,能够为他们哭,也能够为他们笑。(《金华时报》)
网友:《英雄》的故事情节简单拖拉,仅仅以一种风光片的形式来演绎一个空洞的故事,如果这种片子能获奖,那也违背了奥斯卡一向的评奖喜好,因为历届奥斯卡的获奖影片情节几乎都非常完美,艺术性和观赏性并重,而《英雄》在这两方面就有所欠缺。
网友:《英雄》不是故事情节简单,而是邪恶,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反对。表面上看来,《英雄》讲述的是天下,但是秦始皇的天下,是一个姓秦的恶棍一个人要霸占天下,要全天下人都做他的奴隶。秦始皇本是一个希特勒式的人物,《英雄》还为他大唱赞歌,并且让普通百姓一个个都死去,以成全秦始皇一个人的私欲。这样的影片怎么能得到普通观众的支持?
网友:《英雄》断然算不上好电影。它在叙事和台词上表现出来的幼稚和不连贯连外行人都能轻易看出;人物塑造既单薄又自相矛盾;表现的主题不合时宜不说,而且完全没有说服力。就连主创人员极力吹嘘的视觉效果,也存在着很多硬伤,片中充满了生搬硬套的广告和MTV表现手法,加上一些游离于情节之外的电脑特技,不但不能突出主题,看了也让人不太舒服。虽然美国的评委对武侠片不太熟悉,但相信他们也能对比《卧虎藏龙》,看出《英雄》左支右绌的尴尬来。
图:《英雄》画面美轮美奂,但故事主旨却备受争议
赞《英雄》:文化差异遗憾落选
网友:《英雄》的票房如此之好,肯定不仅仅是宣传的原因,该片唯美的风格、和平的主题都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所以这次落败很可能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是与《卧虎藏龙》同为武侠片。
网友:《英雄》是难得的一部好片,它的故事情节并不简单,也不难懂。只是很含蓄,需要在看完之后再仔细地琢磨!而老外不懂中国文化当然也不懂其更深一层的含义!还是那句: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余姝整理)
(日京/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