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解传广王红著
目前,除了伊拉克文化新闻部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尚有保证外,下属机构人员工资一律自筹。萨达姆艺术中心
(文化新闻部造型艺术局)近百名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依靠出租展厅、举办各种展览及报告会的收入来维持;电影戏剧司则依靠
制作商业广告、出租剧场、演出话剧、放映影片来勉强支付近400名员工的工资。由于政府经费十分匮乏,伊拉克各类
文化
艺术活动日趋减少,演出市场极度萧条。伊拉克国家艺术团过去一直蜚声国内外,每年的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现在由于
没有资金进行新节目的创作、更新道具和维持日常的开支,该团已经处于解体状态;一年一度的巴比伦国际艺术节的经费通常
由文化新闻部和巴比伦省共摊,但是两家的经费都十分紧张,因此举办规模逐年减少,参加国由首届(1987年)的42个
国家、近52个艺术团体减少到2000年的23个国家、20来个艺术团体。我们在伊拉克看到,除了萨达姆诞辰、革命节
日外,文化新闻部基本上不组织文化艺术演出活动。20年前,伊拉克的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节目丰富多彩,全国各地的
文化场馆、俱乐部等活动场地比比皆是。如今,大部分已经被战争破坏,其余的又年久失修、闲置多年,有的还改作了他用。
历史悠久的巴格达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现在除了极个别的画廊偶尔举办个人画展外,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了。民族文化艺术事
业得不到正常发展,外国的东西就要乘虚而入。伊拉克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生活异常单调,应运而生的是一批半
公开半地下的音像出租业的日趋繁荣。此类店铺门面上摆着政府容许的音像带和光盘,但是,实际上却更多地向青少年散布走
私进来的西方音像制品,其中不乏港台盗版的好莱坞大片、打斗片、三级片。此类音像制品在伊拉克广大无学无可上的青少年
中大量传播,对于他们的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尽量减轻战争和制裁给人民造成的文化艺术方面的
损失,伊拉克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克服种种困难,力图恢复和振兴民族文化艺术。自从1995年以来,逐步复刊了停办
多年的《艾里夫巴》、《摄影家》等文学艺术杂志,如今已经有4种主要报刊的发行量基本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199
7年政府拨专款发行了一套“制裁文化”丛书,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电台、电视台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参加各
类知识竞赛、诗歌朗诵等节目;1999年重组了国家交响乐团,已经演出了几场;免费提供国家剧院给私营艺术团演出;陆
续邀请法国、俄罗斯、埃及、黎巴嫩等国家的艺术团体来伊拉克演出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贫富悬殊的社会伊拉克卫生部曾经公布一系列令人难以相信的数字,表明“海湾战争”对伊拉克人民造成的深重危害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射了94万枚贫铀弹、11万枚炸弹和导弹、12.5万吨激光制导导弹、集束炸弹和巡
航导弹,其破坏力比二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所投放的原子弹的破坏力还要大6倍多。从1998年12月到2001年4月
,美英飞机单在伊拉克设置的“禁飞区”内“巡逻”3万多架次,不仅炸死、炸伤400多伊拉克人,严重毁坏了伊拉克的基
础设施,使得许多工矿企业、农田、民舍受损,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是难以用数字计算的。伊拉克的土质、水质、空气、建筑物
受到了大面积的严重污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