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影视中心,杨树林用两个字来概括自己的真实感受:亲切。电影《让我听听你的手》已是杨树林接拍的山东影视中心的第三部戏。因最初一部短剧《黄河入海的地方》杨树林与山东影视中心结缘,因长篇电视剧《“北京人”事件》彼此更加熟悉,因此对于电影《让我听听你的手》,尽管还没看到本子,在与制片人有过几次电话交流后,他便爽快地接下了这个本子。
杨树林曾经有过20多年的话剧艺术生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影视表演。曾出演电影《龙种》、《白杨树下》等作品,因出色地完成对电视剧《公家人》中男主角金占林的塑造,荣获2002年电视"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他坚持认为明星和演员是两个概念、娱乐圈与艺术圈亦是两个概念,在选择本子时,他有意识地摒弃了一些纯娱乐、搞笑的片子,倾向于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优秀作品,比如像《公家人》、《我亲爱的祖国》,当然,还有这部最新作品《让我听听你的手》。
关于《让我听听你的手》,杨树林认为这部影片与以往的儿童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外面的世界。他说,与以往年代相比,现在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过去丰富了许多,接触的视野在不断地拓宽,即使像贫困地区的这些孩子,他们也可以通过看电视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在本能地自发地去争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尽管将来究竟会怎样仅仅还是一个未知数。他认为编剧在这些方面写得很“绝”,本子选取了一些极小的事件,比如卖鸡蛋、换钢笔,但这些事件被处理得很有味道,恰如其分地说明一个小孩子正在力所能及地用行动争取上学,这个角度选得很巧妙。
对片中王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杨树林有自己独特的诠释。他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能否鲜活地塑造这一人物,关键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他这样给王老师定位:他是一位农民式的老师,他可能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在身体力行地教孩子们学知识,一个最朴素的愿望是让他们再也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揉进了一种幽默的成分,是长久以来人们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的乐趣,是贫困苦难中所蕴涵的一种向上的乐观。基于这种理解,在把握王老师这一人物时,他注意到王老师虽然处在如此贫困的环境下,但他有自己的乐趣,作为校长兼老师,他带着全班也是全校几十名学生上课,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情,而且是长辈对晚辈,父母对子女的呵护,甚至还是朋友式的平等与交流。因此,他跟孩子们能自然融洽地处在一起。
杨树林曾经是宁夏话剧团的一名演员,可以说对宁夏很熟悉,去过当地一些贫困县,但这次拍戏还是给他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他说,环境造就了这些贫困地区孩子的人生,虽然这些孩子很可爱,但如果不上学他们就很可能要出问题,残酷的地域环境使得这些孩子没有文化就会被毁掉,这是一件严峻的事情。从这方面来讲,这部片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突出了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性。
杨树林曾经出演过医生、教授、干部、农民等不同身份的人物,他并不局限于喜好哪一类型的角色。他说,作为一名影视演员一定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创作,套用一句大家常说的话,就是“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人物平凡无奇也好,轰轰烈烈也罢,通过自己的创作,使他们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最朴素也是最真挚的愿望。(山东影视中心影视部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