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闪闪的红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74年摄制的,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故事。
年仅10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父亲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母亲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
了红军。
一颗红五星“潘冬子”藏心底
道具:金属红星
核心画面:潘冬子戴军帽
相关剧情:
影片中,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时,冬子的父亲交给了他一枚意义非凡的红星,那是一颗闪着光芒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最最宝贵的礼物珍藏着,而这颗红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灯,一直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道路。
道具故事
“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灿灿指路程。”这首电影歌曲曾经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同时,那颗闪亮的红星,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那个承载了重大意义的道具红星,不知还能否找到。
记者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道具车间,却只看到很多绣着布质红星的红军军帽,并非影片中的金属红星。从故事发生的年代看,红军帽子上的红星因条件所限,的确应该是布的。为什么在这部现实题材的电影中,在这个关键的道具上,会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情形呢?
影片导演王萍如今已经去世,记者找到了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从那颗红星说起了当年电影拍摄中的故事。
现身说戏:
说起老道具、老电影,当年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有很多回忆,他告诉记者,接受采访的这个地方(八一厂演员组所在大楼),就是当年他作为潘冬子的候选演员试戏的“考场”。《闪闪的红星》给祝新运,也给一代人,带来了一生挥之不去的影响。
金属红星更有震撼力
对于红星的质地,祝新运想了想说:“红军帽子上的红星的确应该是布的。用金属的,可能是受拍摄时期的环境所限。电影是在文革时期拍摄的,当时电影中的人物都是‘高大全’,如果用布的红星,不仅没有光泽,而且是软的,没有形状。选用金属红星,比较有震撼力,而且效果应该说比布的红星更好。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应该讲的是艺术的真实。”
影片中,潘冬子一直珍藏着父亲留给自己的红星。电影拍完后,那颗红星有没有被珍藏呢?祝新运坦言:“那会儿我还是个9岁的孩子,没有意识到收藏这个道具,不过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我收藏了这颗红星,从我心里收藏了那颗红星,这个意义远远超越了对道具红星的收藏。后来,我当了兵,这个红星时时刻刻戴在了我的头上。”
道具:肥皂
核心画面:小祝新运用肥皂包成糖果骗人吃
相关剧情:
说到骗巧克力和酸话梅的淘气,祝新运解释说,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调皮的事自然不止那一桩:“一次,人家吃完晚饭正聊天呢,我看那一堆牛粪,就拿道具的鞭炮插在牛粪里,‘嘣’的一声,炸得周围人一身都是。”
道具故事
而据“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揭发”,祝新运有一次吃完巧克力太妃糖,不知道从哪儿拿来了块乳白色的肥皂,用小刀子刻得有棱有角的,再用原来的锡箔纸包好,包上糖纸,平平整整地放在了那儿。剧组一位照明师过来,抓起巧克力太妃糖就放进嘴里,还有滋有味儿嚼起来。等他反应过来时马上喝水漱口,却忘了吃的是肥皂,嘴里冒出来一股肥皂泡。用“胡汉三”的话形容:“跟螃蟹似的。”
对此,祝新运表示,自己并非淘得让人讨厌,而是淘得可爱那一型的,也知道分寸,特别是拍起戏来特别认真。
道具:巧克力和酸话梅
核心画面:小祝新运骗吃巧克力
相关剧情:
在《闪闪的红星》的拍摄过程中,对祝新运而言还有一种特别的道具:巧克力和酸话梅。道具故事
原来,影片拍摄当时很紧张,剧组为了赶进度经常熬夜,吃饭也没有什么规律。导演王萍就准备了一个小饭盒,里面一半是巧克力,一半是酸话梅。“看到我饿了的时候,她就塞一块巧克力过来,觉得这么晚了我该困了的时候,就塞一个酸话梅给我。后来,我也摸到了规律,想吃巧克力了,我就装饿了,想吃酸话梅了,我就装困。”
回忆起这段往事,祝新运表示,这也可以算是一种道具。“虽然不可能在影片中展现,但是在拍戏过程中,是很有情感的东西,是我和王萍老导演的情感交流的一个道具。酸话梅刺激我的神经,让我精神起来开始排戏;巧克力在你饥饿的时候给你热量。这不是影片中的道具,而是戏外的一种道具。”
流金岁月:《闪闪的红星》背后的故事
当时胶片按比例供应
说到认真,祝新运表示,这是受剧组的工作氛围所感染的。当时胶片是用外汇购买的,当时国家的外汇很少,更别说八一厂了,所以每个电影镜头的胶片都按比例分配。“一个镜头不能超过两次、三次,你这个镜头拍了五六次才过,下一个可能就要一次过。”
说到对胶片的节约,祝新运告诉记者:“我们那个时候打板确定镜头号,摄影师都不会放开来拍,只是拧一下,拧一下就是一两格,再拧一下三四格(正常拍片子一秒钟24格),像拍照片似的。”
为拍好戏劈了一上午的柴
好演员为拍好戏,总是会去体验生活。9岁的祝新运为拍好电影也学了不少东西,劈柴、担柴、扛枪,这些都是学习内容。“为了找到劈柴的感觉,这一上午就是劈柴,要不怎么会真实。挑担子,那时候我才刚9岁,砍的柴,前面一堆,后面一堆,压得你摇摇晃晃,还要挑着柴上山、下山,这都给练出来了。还有背枪的姿势,人还没有枪高呢,背上去后腰要挺,专门有老师教怎么背枪。不过当时挺兴奋的,真枪啊!”
另外,片中还有“潘冬子”骑在“胡汉三”身上揍他的一段戏,导演说表现一定要真实,剧情需要“潘冬子”后来还要咬“胡汉三”一口。当时祝新运还想,这个要真是给咬坏了怎么办?就稍微地试了一下,放在嘴那儿,意思到就行了。但到最后拍的时候,还真咬了下去,一下子咬得“胡汉三”叫了起来。据“胡汉三”的扮演者刘江“揭发”,亏了是一口,如果再来第二口、 三口,他就受不了了。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