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根据著名作家丹尼尔·汉德勒(Daniel Handler 笔名:雷蒙·斯尼奇)创作的11本热销系列童话《波特莱尔大遇险》中的前3本改编而成。《波特莱尔大遇险》系列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448周之久、在美销售突破650万册、在全球拥有近2000万的读者,与著名的系列童话小说《哈利·波特》相比毫不逊色。而在《哈利·波特》系列被搬上银幕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派拉蒙和梦工厂两大巨头联手将《波特莱尔大遇险》以与《哈利·波特》相似的路线改编成了电影。
虽说这是一部儿童影片,但制片方还是请来了很多大牌明星助阵。影片的导演是曾执导过《鬼马小精灵》的布拉德·西尔伯林,但是当他第一次接到派拉蒙公司打来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导演《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时,西尔伯林不屑地反问:“什么是‘雷蒙·斯尼奇’?听上去像‘打喷嚏’这个单词。”不过,西尔伯林之后还是带着好奇心去逛了逛伦敦的玩具商店,他惊讶地发现,那儿的雷蒙·斯尼奇故事人物模型非常有趣。西尔伯林说:“当然,和哈里·波特的玩具比起来,雷蒙·斯尼奇的小上了一号,但是我爱上了雷蒙·斯尼奇的故事。”西尔伯林自此成了《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的书迷。
在演员方面,好莱坞著名的戏剧明星吉姆·凯利在影片中饰演一号大反派奥拉夫伯爵,刚刚被美国电影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则在片中扮演约瑟芬姑妈。此外,英国小生裘德·洛担也在影片中担当了故事的讲述者雷蒙·斯尼奇的旁白。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当数吉姆·凯利的精彩表演,为扮演好奥拉夫伯爵,他专门剃了个大光头,并在后脑勺上沾上了斑秃的假发。吉姆·凯利说:“人们都担心戴了假发并在脸上贴了橡皮之后,观众会认不出我,但就算脸上再贴三寸橡胶我也不在乎,因为我有自己的办法来演好这个角色。”虽然拍摄前对原著小说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吉姆·凯利的演出,而他的一大半台词都是他即兴修改、加工、再造的,他说:“有一次,化装师为了戴上假发试镜,我发现假发和胡子跟以前有点不一样,我就说‘他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导演问什么意思,我就用另一中语音语调讲话,一个崭新的角色就这样产生了,前后不过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导演一直都很支持我这样即兴发挥。”
除了各位巨星们的出色表演,在影片中扮演三个小主人公的小演员们同样有着精彩的演出。其中,扮演桑尼的是一对双胞胎婴儿霍夫曼姐妹。桑尼是个可爱又充满灵异感的婴儿,如果表演出色的话,无疑是影片出奇制胜的大筹码之一。片中的桑尼有着整蛊式的动作和模糊不清的儿语,再配上小字幕,屡屡会让人开怀大笑。负责视觉效果的汤姆·佩特兹曼为了表现这个婴儿花了很大的工夫,他说:“电影中,有80%—85%桑尼的镜头我们都是用卡拉·霍夫曼和莎尔比·霍夫曼两姐妹真人拍摄的,但是也有一些镜头放弃了她们,而是通过电脑特技进行重现的。”不但如此,佩特兹曼还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来捕捉婴儿瞬间的表情。“由于影片中我们的演员是两个完全不听指挥的小婴儿,要她们保持不动为我们表演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于是我们酝酿出了一个新的概念:‘IML’。我们先找来一块软皮作面罩,然后在婴儿的脸上取1000个点,由于面罩上粘有特制的细软管并有墨汁一样的染料,当它粘贴到婴儿的脸上时,表情所带出的变化就能通过墨汁点的深浅来表现。再把这些数据传到电脑上,并让电脑来完成后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