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当一部电影想要测量人心的深度,挖掘人物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简便的做法是从女性身上着手。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 Diary)和《时时刻刻》(The Hours)。然而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却偏爱挖掘藏得更深、更难传达的男性心理体验。他与剧作家吉姆-泰勒合作的上一部作品《关于施密特》成功展现了退休鳏夫的孤独生活,这次他们再度联袂,将目光投向了失败的中年酗酒者。
这是一次追寻美酒、佳人,以及迷失了的自我的心灵之旅。陷入中年危机的男人面对未知的生活心怀强烈的渴望,伴随着同样强烈的惶惑,不可避免地与现实产生磨擦。全片的戏剧冲突就建构在此基础之上。
《杯酒人生》拥有幽默、睿智、发人深省的立体性格,恐怕现实中难以出现如麦尔斯这般鲜明的形象,他是佩恩动情塑造的众多平凡角色中最具自觉意识的一个,因此本片也比佩恩以往的作品更具人性光辉。片中最精彩的场面是麦尔斯与玛雅轮番阐述他们爱上酒精的理由,一个简单的场景因为两名演员极具说服力的出色表演,以及才华洋溢而又真实可信的对白成为经典。麦尔斯与玛雅间深挚但却极易受伤害的感情是全片的主线,作为副线的杰克和斯蒂芬妮放荡、滑稽的关系同样被演绎得精彩绝伦。
最大的惊喜来自麦尔斯的扮演者保罗-吉亚玛提,他认为自己古怪的外形有助于塑造这个看似普通的人物。"我喜欢从普通的事物中发掘奇特,也喜欢寻找奇特事物中蕴含的普遍性",保罗这样解释他的辩证审美观,"我也有猎奇心理,在观看他人表演时,我偏好那些特异的角色,但轮到我自己时,我总是把人物做平凡化处理。这很有趣,平凡有着奇妙的魅力。"谈及与角色的关系,他表示自己和麦尔斯的确有些共通之处,他能真切地体会到麦尔斯在艺术追求道路上遭遇的挫折。
与当代其他同是讲述中年危机的电影(例如《美国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杯酒人生》散发出的精致的悠扬。有时候它从容得如午后的阳光,让人想起七十年代的影片。它不仅仅是单纯地向着角色主导型电影回归,"当下"的情景与人物赋予了传统现代性,使快要被我们遗失的艺术手法重又焕发蓬勃而强健的生命力。几乎所有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部低成本电影。难怪自04年9月多伦多电影节首映之后,好评如潮,立刻获得第62届金球奖七项提名,横扫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波士顿电影批评会等等重要电影机构各大奖项,满载而归。
《杯酒人生》无疑是2004年影坛奉献给我们的最佳礼物。爱比死更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