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影坛有个有趣的现象:传记片大行其道。其中有讲述美国音乐家Cole Porter生平的《小可爱》(De-Lovely)、关于著名演员彼得·塞勒斯一生的《彼得·塞勒斯的生与死》(The Life and Death of Peter Sellers),展现大名鼎鼎的黑人灵魂歌王雷·查尔斯的《雷》,以及这部《飞跃情海》。几部影片均打破了以往同类电影的纪实风格,采用亦幻亦真,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手法展现人物命运。这或许意味着另一种传记片时代的到来?
《飞跃情海》在结构上颇具创意。由于鲍勃·达林死的时候只有37岁,而凯文·斯帕西今年已经45岁了,因此斯帕西决定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来解决棘手的年龄问题:他让片中的主人公鲍勃·达林自己也来拍摄关于自己的传记片。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扮演少年达林的小演员威廉·乌尔里希(William Ullrich)打断拍摄进程,向斯帕西饰演的达林指出片子开头的不妥之处,然后两个达林坐下来,一起回忆"鲍勃·达林"一生所经历的光荣噩梦。整部《飞跃情海》的故事就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戏中戏"的手法让斯帕西始终以成年达林的形象出现,"超龄"不再是障碍。斯帕西精彩的歌舞表演,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而不只是来了一场惟妙惟肖的"模仿秀"。
然而斯帕西万万没有料到,影片公映后险些被恶评淹没。
"一切都一团糟,犹如一场灾难","刻意而为的古怪","主人公看上去像个莫名其妙的音乐怪物"……一针见血的批评来自《纽约日报》(Newsday)影评人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这是凯文·斯帕西为凯文·斯帕西唱的赞歌。"问题出在哪?是唱得不好,或者台风不像?不。这些方面斯帕西的表现甚至可以用杰出来形容,他犯的是一个许多传记片作者都容易犯的错误:沉溺于对自己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热情之中,而忘了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事物值得他付出如此大的热情。达林是否为摇滚乐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他有没有颠覆乐迷的欣赏习惯?他的成功对整个音乐界,以及对他自己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一部传记片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而凯文·斯帕西似乎不屑于这样做。看完《飞跃情海》,我们依然不明晓鲍勃·达林的思想性格与他的悲剧结局有什么必然联系。
《飞跃情海》里流露了太多的斯帕西个人主观色彩,时时干扰观众审美评价体系的生成。他演的只是一个他所熟悉的鲍勃·达林,并且,他以为我们也和他一样熟悉他。斯帕西的主观臆断使得影片的价值判断提前到生命过程展示之前,电影没有提供给我们客观的思考空间,我们不得不透过斯帕西的眼睛来审视鲍勃·达林的一生,这种认知的压迫感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鲍勃·达林的一生么?
《飞跃海洋》证明一件事:作为演员的凯文·斯帕西依然优秀,而作为导演的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爱比死更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