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主演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是影坛有名的“黄金配角”,被认为是好莱坞40 岁以下的最佳男演员之一。然而,由于平庸的外表所限,使得他一直没有扶正的机会,只能在众多影片中为大明星充当配角甚至龙套。
霍夫曼生于纽约,毕业于纽约大学戏剧专业,有着扎实的舞台剧表演经验。他扮演过的角色包括同性恋、色情小说家、异装癖者、打猥琐电话的无聊人、监守自盗的赌博成瘾
者等等。这些边缘人物形象使很多人相信了他的实力。在《天才瑞普利》中,霍夫曼扮演了被瑞普利用一个石膏像砸烂脑袋的倒霉鬼,虽然只有短短几个镜头,可是他阴暗的表情却叫人印象深刻。
此次担纲男主角,出演美国传奇作家卡波特对霍夫曼来说不啻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良机,让霍夫曼得以在两个小时里尽情发挥自己的表演潜力。霍夫曼倾尽他阴冷不张扬的表演,将卡波特演得入木三分。
霍夫曼坦言,当他第一次看《卡波特》剧本时,汗毛直竖,但是,卡波特命运的悲剧和宿命最终战胜了他对角色本身的疑虑。在接拍该片之前,霍夫曼花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反复地观看有关卡波特的一些纪录片。这些最直观的材料让他迅速了解卡波特其人。虽然卡波特晚年生活荒淫糜烂、酗酒成瘾,但是霍夫曼并不带着别人的成见去理解他,经过苦心揣摩,他对卡波特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所有书籍、录音带、录像带。
尽管卡波特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让人恶心,然而,霍夫曼怀着悲悯之情,给这个人物注入了灵魂,带入了人性,让观众在鄙视他的时候又由衷地尊敬他,同情他。尽管也对卡波特的所思所想产生一些疑虑,但是霍夫曼尽量告诫自己,影片的主旨不是为了洗刷杀手的罪行,而是为了体现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沉溺太深而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游走的痛苦经历。在拍摄的过程中,霍夫曼则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甚至足不出户,他说:“电影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而且需要全情投入的工作,如果跑到一半时突然乱了节奏,非得重新起跑来找到感觉。拍完电影后,我马上回家,马上忘掉卡波特。”
在《卡波特》中,霍夫曼传达了他的致命吸引力:他有能力展现人物最复杂的情绪。在影片里,我们看到以为已经小有成就的小说家运用他的狡黠和魅力求生存,同时他也自恋,也残酷。托霍夫曼的福,我们看到了最伟大的表演,但这个角色无论是外表还是情感上都跟我们见过的不同。当主人公站在镜头中央,目睹绞刑架渐渐漫出泪水时,观众们被他深深折服。从来没有人在银幕上这样清楚地看到一个男人这样由内向外的悲伤。这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角色,与霍夫曼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都绝不相同。这一次观众几乎不可能把自己的眼睛挪开,人们终于可以记住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这个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