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卡波特》是索尼公司出品的一部文艺小品,其人物原型杜鲁门·卡波特是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精英,他撰写的小说《第凡尼的早餐》以及《冷血》都被搬上银幕。电影《卡波特》虽然冠以作家的大名,但并不是笼统地叙述卡波特的短暂一生,而是重现卡波特创作《冷血》前后的一些点点滴滴。和他的作品相比,卡波特的个人生活远非圆满完美,也许,正是这种不完美的生活,成就也销毁了身为作家的卡波特。
卡波特不完美的生活从他的童年开始,他出生于1924年的新奥尔良,17岁的母亲年幼无知,所以卡波特刚生下来就被寄养在阿拉巴马州的亲戚家,直到9岁的时候才被改嫁到纽约的母亲及有钱的继父正式收养。异样的遭遇使卡波特敏感、反叛而早熟,他从小就立志写作,高中毕业后,他决定不上大学,而是去著名的文学刊物《纽约客》杂志做小工。慢慢地,他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作品,短篇小说“米里亚姆”(Miriam)得了欧·亨利奖,也为他赢得了出版商的注意,随后他出版了几本较有反响的小说集。作为一个公开的同性恋,他写作之外的另一大爱好就是社交,在纽约名流圈里聚会的生活细节被他写进中篇小说《第凡尼的早餐》里,此书获得文坛内外的充分肯定,显示了他作为重要小说家的实力。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希望创造出一种文体,能够把他的小说技巧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结合在一起。
《冷血》则是美国纪实文学的一个高峰,也是卡波特的生命分水岭。之前的卡波特在写作上走的是上坡路,虽然吃力,但也一直不停地在往高处行进。1959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一件发生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的凶杀案引起了卡波特的强烈兴趣。他邀请儿时的伙伴,女作家哈珀·李同行(后来李发表了著名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花大量的时间采访调查,做了六千多页的笔记。期间,他常常与已经定罪、并被判绞刑的杀人犯之一的佩里·史密斯深谈,使卡波特对佩里的悲哀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层了解,特别是他们相似的被父母抛弃的童年遭遇,让卡波特又生出一种超出友谊之外的同情和爱怜,这情景使卡波特陷入一种绝望的困境:一方面,作为一个作家,他必须冷血地期待佩里和同伙早日上绞刑架,因为只有他们死后他的故事才能圆满结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社会这样冷酷地处死一个从小在恶劣环境中长大、倍受欺凌的悲惨生灵是多么地不公平不道德,而作为一个知名作家,卡波特是有能力替佩里请位好律师,争取上诉不被绞死的。但最终还是卡波特的写作占了上风,佩里这个杀人犯成了他书中一位最具个性的人物,他亲自目睹了佩里的绞刑。
历经六年的杰作《冷血》问世后,并在全国各地造成轰动效应。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纪实文体,既具有时效性、可读性,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它也成了涉及犯罪心理学,美国中西部心脏地带的民风民情等多方面的经典。
《冷血》之后的卡波特开始沉醉于声名娱乐:举办盛大的化妆舞会,在电视上频频露脸,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写作计划,却没有东西出来,并且公开承认酗酒吸毒的嗜好。卡波特构想自己的另一部巨著是刻划上流社会的荒淫生活,但一篇暴露名人隐私的短篇不仅让文评家失望,也使他从此被纽约名流圈除名。此后,再也写不出高质量的作品,卡波特的生活开始迅速下滑。1984年,离他的六十岁生日仅有一个月,卡波特因酗酒过度而身亡。临终前,他拒绝去医院,他宁愿平静死去。
影片《卡波特》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卡波特这一传奇形象。孤独的卡波特在堪萨斯以冷色调的摄影呈现,与繁华喧嚣纽约中谈笑风生的名人形成强烈对比,他的人格分裂也呼之欲出。在2006年1月7日公布的美国电影评论人协会奖中,《卡波特》以12票对11票的一票优势击败《暴力史》获得最佳影片奖,在《卡波特》中饰演作家卡波特的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此前,霍夫曼还凭借精湛的表演,无可争议地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剧情类)的殊荣。作为第78届奥斯卡奖典礼开始前的一匹黑马,《卡波特》不仅获得了最佳影片提名,还获得了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提名,能否爆冷击败《断背山》、《晚安好运》等热门影片最终捧得小金人而回,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