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史诗电影《圆明园》专题 >正文

资料: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圆明园》导演阐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20:06 新浪娱乐

  人物

  “群像式人物”风格

  这是一部面向电影院的纪录片,“人物”十分重要。

  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咸丰

  传教士:朗士宁、蒋友仁、王致诚

  英法联军:随军牧师、额尔金、格兰特)

  故事

  几个清朝的皇帝,因为游牧出身的秉性,也因为人性的原始需要,雇佣了最大数量的工匠,花费了最大规模的金钱,建造了一个地球上最大的私家宅院。但是,这个豪华的宅院最终却毁于一场战争……圆明园,万园之园,东方的博物馆,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所有这一切,都浓缩、铭刻在圆明园上。圆明园的建设标志着大清盛世的到来,它的毁灭昭示着一个帝国不可逆转的败落,文明的玄机和历史的诅咒尽在其中……

  影象

  大气、史诗、袖珍版的中国“

指环王”……

  主体基调为暖色:温情脉脉的历史、梦幻中的回忆。

  片名段落为全片定调:悲伤的温暖。

  康熙时期:全片最暖的段落。

  

雍正时期:暖仍然为主色,但冷色逐渐增加/冷暖对比强烈

  乾隆时期:暖为主色,冷色点缀其中。

  毁灭时期:冷暖强烈的对比。

  结尾:冷色为主,暖为点缀。

  时长:90分钟

  风格

  郎世宁陪伴了清朝三代皇帝:以一个西方传教士的眼光见证了清朝的历史;英军随军牧师GHEE立场相对客观、见证火烧

圆明园全过程、与郎世宁的身份匹配。

  整个片子将以上述两人的画外音叙述为主导,其目的在于:

  1:现场和纪录感;

  2:形式感;

  3:声音和画面将产生一种张力;

  4:更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5:更符合当前国际纪录片的审美趣味;

  6:更适合做英文版;

  7:更像一部电影……

  叙事将在主观和客观之间跳进跳出,画面本身的张力可以凸显!!!

  结构

  结构应该遵照故事片的模式走。这是一部电影,它的窗口在电影院。

  第1部分:开篇之片头字幕;解说

  第2、3部分:故事之开始和发展;郎世宁旁白+解说;

  第4部分:故事之高潮;牧师GHEE旁白+解说;火烧圆明园

  第5部分:结束及片尾字幕;解说

  旁白

  朗世宁:一点外国腔的清式普通话

  麦吉: 风格与郎世宁的旁白在情绪上要有反差

  解说 客观叙述式、根据内容有细微情绪的变化。

  宣传语

  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园林,5代帝王神秘的离宫。这儿养育了主宰中国两个多世纪

  一个家族。帝王的快乐和悲伤,皇家的痛苦和荣耀,都铭刻在这块土地上。这个豪华的私家宅院,见证了一个帝国最后的辉煌,也昭示着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始。

  奢华的皇家园林 神秘的帝王离宫 一个家族的成长与没落

  荣耀和痛苦 辉煌和苦难 一个帝国的兴盛与衰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