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演:激情碰撞的火花
事实上,早在五年前也就是詹姆斯·布拉德利的作品刚刚问世的时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对此产生了兴趣,但对战争片同样感情颇深的斯皮尔伯格抢先得到了电影的拍摄版权。但在网罗了有着从军经历的优秀编剧小威廉·布洛尔斯进行剧本的改编工作之后,却总难找到最好的切入点将这段经典的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之上。直到2004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
礼上,斯皮尔伯格和伊斯特伍德两位重量级导演发生了激情的碰撞,并最终产生了斯皮尔伯格做制片人伊斯特伍德来执导的最佳组合。而且,伊斯特伍德还随即将在一年后同样荣获奥斯卡殊荣的保罗·哈吉斯招致麾下,共同商议如何打造《父辈的旗帜》。
年轻有为的哈吉斯很快抓住了故事的主线,并从容地把影片分为三个部分:从前期训练到攻打硫磺岛战役;周游全国的债券宣传活动以及对三位生还者生活的影响;詹姆斯·布拉德利对父亲故事的发现与发掘。鲜明的结构很快就得到了老牛仔的同意,而且几乎没有经过任何修改伊斯特伍德便进入了热火朝天地拍摄当中。但是精益求精的伊斯特伍德在拍摄过程中又提出在影片中加入对日本一方的故事内容。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伊斯特伍德得知,日军指挥官粟林忠道中将写给妻子的信中,显示了一个肯定自己不会再见到家人的男人。斯皮尔伯格、华纳公司很快提供了支持。
从而,这个由两位电影大师而碰撞出的电影火花就这样在不断的完善的基础上达到了最佳效果。(鲁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