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简评:迷恋黑色的墨西哥人
《驱魔人》的一炮打响,《刀峰战士II》和《地狱男孩》相继“走红”,才使得墨西哥人吉勒莫·德尔托罗顺利杀入好莱坞这所巨大的娱乐工场。生平最偏爱黑色故事的他更是在成功完成了《魔鬼银爪》和《鬼童院》之后,顺理成章地将其心目中的“黑色三部曲”最后一个故事《潘神的迷宫》成功上马。也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在古希腊神话中,
“潘”是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具有预言的能力,象征着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同时也是恐慌与噩梦的标志。德尔托罗对潘神和迷宫的偏爱,源于他最喜欢的作家们对这个神话形象和迷宫符号的研究。而且,被信仰天主教的祖母拉扯大的德尔托罗,本身对宗教符号就有着一种特别的青睐。从小,他就有试图将这些颇引他注目的符号和神灵们混合到一起的冲动。下水道、地下墓穴等等,都错综复杂,但是真正的迷宫本身在他的心目中则具有更多神秘的象征意义,因此,德尔托罗决定用这部电影来尝试着肤浅地来诠释这一切。至于影片剧本的灵感,则来自于亚瑟·莱克汉姆、凯·尼尔森、爱德蒙·杜拉克等插画家对童话故事的重现,还有那些把童话和恐怖混合到一起文学作品。事实上,这部影片也非常符合《魔鬼银爪》和《鬼童院》的基调,并没有任何商业上的渴望。《潘神的迷宫》同时也延续了《鬼童院》对法西斯主义的关注,用导演的话说:“法西斯主义代表了极端的恐怖,从这个方向入手,就能够讲述一个面向成年人的童话故事,因为法西斯主义扼杀了纯真和童年。对我来说,法西斯主义代表着心灵的死亡,因为它强迫你进行痛苦的抉择,在内心演算留下难以磨灭的轨迹。因此,这部影片中真正的‘怪物’实际上是维达尔上尉。法西斯主义让你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煎熬。这个想法早就体现在《鬼童院》中,但《潘的迷宫》更好地处理了这个主题,这部影片更黑暗,更复杂,也更有象征意义。”影片在叙事过程中,一路跟踪小姑娘奥菲丽娅的冒险脚步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并行描绘军官维达尔与叛军游击队之间的残酷斗争。事实上,这种结合,正是德尔托罗一直以来所要展示的。事实上,德尔托罗很早就喜欢把不同类型的东西混合到一起,比如说恐怖和历史的相交融是他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的。而反观《潘神的迷宫》,就是在一部战争背景的剧情片中,大量融合了传说和神话的元素。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影中看到更动人、更人性的历史故事存在。鲁格/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