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第60届戛纳电影节全景扫描--法兰西门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6日21:09  新浪娱乐

  三、法兰西门徒:十面埋伏,志在必得

  除去前述与美国合拍的《迷幻公园》、与我国香港地区合拍的《蓝莓之夜》、与塞尔维亚合拍的《给我承诺》之外,东道主手中的棋子尚有:与美国合拍的《潜水钟与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与英国、德国、匈牙利合拍的《来自伦敦的男人》(The Man From London)、与墨西哥、荷兰合拍的《沉默的阳光》(Silent Light)、与以色列合拍的《赞美》(Tehilim),以及地道土产的《情歌》(The Love Songs)和《老情妇》(An Old Mistress)。

  竞赛单元一共22名选手(虔诚祈祷姜文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能成为幸运的第23个),法国染指10部。时逢戛纳电影节60大寿之际,割据半壁江山的意图想必各位心照不宣。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甜”,总被揶揄“江河日下”的法兰西流派欲重整旗鼓,自家门前的盛筵不啻首当其冲的关键一役。

  先看与地缘关系不甚密切的外来人口。同李沧东的《密阳》几乎“标题撞车”的《沉默的阳光》,导演为墨西哥新秀卡洛斯·雷加达斯。影片探讨的命题相当简单:毅然选择去追随突如其来的恋情,还是继续逗留于平淡无奇的生活?观念的碰撞、环境的剧变让主人公不得不在颠覆自己或放弃爱人之间做出两难选择。虽说在影坛混迹时日不长,但曾凭《天堂里的战争》一度出战戛纳的实绩,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沉默的阳光》也会灿烂。

  和雷加达斯年岁相仿的青年才俊拉斐尔·纳德加利也是第二次亮相戛纳电影节,上回的《解放的女人》曾受到法国文化奖的首肯。此番卷土重来的《赞美》,旨在剖析父子关系与命运的巧合:信马由缰的叛逆少年在父亲离去后,竟不知不觉地遵循着父亲的人生轨迹行进。向来一手导筒、一手笔杆的“导演/编剧”拉斐尔,本作亦不例外。较之乐坛拥挤的创作型歌手群,“创作型导演”在影坛显然更为稀缺,拉斐尔能否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时代”?不妨先从本届戛纳略窥究竟。

  有趣的存在是动画片《我在伊朗长大》。以伊朗少女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将宗教、民族、青春期等敏感话题一网打尽——玛贾·萨塔碧、文森特·巴罗纳两位导演的志趣显然不是为小朋友准备亲切的卡通。除去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当今世界几乎再无与伊朗同等级的敏感地带,因此本作自现身后便被贴上鲜明的政治标签。众所周知戛纳素有政治偏好,既然纪录片《华氏911》问鼎在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在伊朗长大》的动画片身份不会造成任何障碍。顺便一提,有凯萨琳·德纳芙奶奶客串配音,评委岂敢不青眼相待?

  再来说说名字最古怪的《潜水钟与蝴蝶》。第二部执导长片《夜幕降临前》不仅斩获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更把同时荣膺威尼斯最佳男演员的哈维尔·巴尔顿送上奥斯卡影帝的提名宝座(巴尔顿后来凭《深海长眠》再度封帝威尼斯),以“新表现主义流派画家”的独特身份转行电影导演的朱利安·萧贝尔堪称传奇。

  无论是将友人“街画大师”让·米切尔·巴斯契亚的生平事迹摄制成处女作《轻狂岁月》的履历、抑或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绮丽映像,似乎都在强调其“画家导演”的过人之处。本作一度计划由约翰尼·德普主演,不幸德普被蒂姆·波顿的《理发师陶德》抢占先机,于是改换因《国王与王后》而在“法国奥斯卡”凯撒奖上大放异彩的马修·阿马利克领衔——对一部先锋文艺小品而言,其实算好消息吧……。

  曾在戛纳摘到法国文化奖的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新作《来自伦敦的男人》,是一出类似《通体塔》的“国际化卡司”群戏,讲述了一名无辜男子在乘船码头偶然目击一桩突发事件而彻底导致人生变线的奇妙故事。说到匈牙利导演,不由想起当年以《雷德尔上校》惊艳戛纳并轻取评委会大奖的伊斯特凡·萨伯(代表作《信心》、《孟菲斯特》,近作《成为朱丽叶》),不知塔尔能否再现前辈的辉煌?

  最后是两部“情”字辈的本土作品。年方37岁的新人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担纲剧本的《忘记我是谁》充分展示了苦恋失忆男子的女性的苦恼;导演作品《母亲,爱情的限度》用极度激烈、赤裸的镜头白描母与子的危险关系;今年的参赛新片《情歌》更大胆挑战歌舞类型,真不愧是勇敢的初生牛犊。

  另一方面,《老情妇》恐怕比《情歌》更加“色胆包天”,导演凯萨琳·布蕾亚女士从涉足电影开始便始终与“争议”和“性”这两大词汇如影随形。《爱欲解放》吓得连保守的法国人都要禁放24年,几乎拖到21世纪才得以平反;《少女36》不仅让她成为道德沦丧、廉耻败坏的反面典型,甚至还被誉为与《巴黎最后的探戈》的贝托鲁奇遥相呼应的前卫大师;至于《罗曼史》,则俨然是研习情色电影不可错过的必修课程。

  近作连连被指摘“炒作痕迹过重”、“形式大于内容”的布蕾亚导演,实则潜藏着与戛纳的特质异常吻合的内在属性;《老情妇》这样肆无忌惮的标题,又恰恰展示出布蕾亚执迷不悔的创作态度(炒作决心!?)。因此,万一本片真在解衣宽带之后轻松上位、与某座奖杯喜结连理,我等亦无须大惊小怪。张旭辉/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