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新闻周刊》 --“香港制造”似水流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9:22 中国新闻周刊
明星的星光已不再那么荣耀。周文健形容以前在街上看到张国荣,会感觉他在闪闪发光。而如今他和周润发在街头拍戏,路人看到顶多多看几眼。明星的神秘感被狗仔队的刻意放大且恶搞摧毁到全无,“如今想看明星,在堂会就看得到,谁还去买票看你电影。”周文健说。 查小欣(blog)在香港商业电台主持娱乐评论节目多年,采访过大大小小无数明星,她形容谢贤以前来做节目时,会坐黑色加长林肯,下来一身白西服,白皮鞋,头发服帖,手插裤兜,款款神情。她感叹这才像明星,而如今很多新人穿着破烂仔裤和拖鞋就来做访问了,还自称简约主义。 当本土市场越来越小,内地市场的崛起使得香港许多艺人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在新一轮的主动迎合中,香港娱乐圈打开了加速消逝的魔盒。 但这一次他们发现自己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已今非昔比。世道可能真的变了,香港的艺人们主动学习普通话,可机会还是没有巩俐、章子怡这些内地明星多。 融合的机会和代价 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娱乐市场池浅人物多,出路只有走出去。“这形成了香港娱乐圈的最大特性——主动迎合”,北京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说。而这种迎合一直没有停过,从迎合台湾、东南亚、到日韩,再到1997后,掉头北上。 近几年内地电影市场飙升,2002~2007年,内地的电影票房的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再加上综合收益,如录影带,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香港主动走上合拍片之路。 当年黄百鸣就曾感慨地说,北望神州,这么大一个市场,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可以进来?于是,向内地的主动迎合既是香港电影的策略,也是不折不扣的自救。 其实1983年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是第一部香港进入大陆的合拍片。只是那时的合拍,是以香港片的身份在大陆拍摄外景及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电影进入内地成规模的还是这10年,尤其是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后,合拍片没了限制,题材变得宽泛,双方开始加强制作和资金上的融合。电影版权共有,同时享有全世界分账的形式。 表面上看,香港演员与制作班底与内地的融合,已经很难分清许多合拍片的归属是内地还是香港。 而自90年代初,香港娱乐圈最早去好莱坞的一批著名导演如吴宇森、陈可辛,在游荡一圈后,四五年前开始也纷纷回国,而向内地发展成为了他们选择的主流。 CEPA后,有一拨香港知名导演开始主动研究融入大陆,去年香港总产量51部电影,其中合拍片就占了39部。 于冬认为,不出五年,一些香港台湾的电影制作基地都会搬到北京,他们可以平时在北京上班,周末回香港的家。因为不仅是他们,整个世界电影工业的目光都盯着这里。 除了电影,以拥有成熟的造星工业著称的娱乐公司也开始进入内地。 香港著名的娱乐公司英皇娱乐集团早在90年代初就与北京电视台做过英皇杯新秀歌唱大赛。之后还陆续成立了中北英皇演艺学校,以及代理它在全部国内业务的英皇星艺公司。 这家公司既代理香港艺人来内地的工作,同时还签约内地艺人。去年他们与中央电视台合办《梦想中国》,并将前三名纳为其旗下艺人。 1997年后,香港艺人向内地发展成为趋势,唱片到内地宣传,电影与电视参与合拍,以及数不过来的各种大小演出和广告合约。 而在以前,周文健回忆,以前在香港混不下去的艺人才会选择去台湾或内地发展,然后再翻红回香港。 1999年他第一次去内地拍了一部合拍电视剧《上海之恋》,却没想到一直热播,两年后他再去上海,在餐厅还受到了热烈的簇拥,跟刘德华在香港的待遇一样。 2003年,周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北京,可是连龙套都跑不上了。如今,他每日只看内地娱乐新闻,已是一口京腔京味。他说,圈内很多朋友都来北京发展了,多是散兵游勇,虽然红得慢,但总好过那个日益衰落的香港娱乐圈。 香港文化的悲哀 这10年,香港的娱乐人看到的是香港味的消逝,内地的娱乐人却看到是香港人的融合。 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认为,香港电影这种模糊化的态度,也并非坏事。他始终认为所谓的“香港电影”就是大中华电影的概念。 伴随着唱片业的滑坡,电影市场的萧条,香港人对于电视的关注却始终不减。追根溯源,香港的一切娱乐精神皆来自于电视。在电视还是主流媒体的70年代,伴随经济起飞,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在电视上。无线电视台从1967年创台到1976年,被林奕华称为是香港的电视文化最有活力的几年,出了很多像徐克、许鞍华、杜琪峰、林岭东这样的创意人才。 当时,电视的节目类型很多,综艺、连续剧、单元剧、纪录片以及一小时的电视电影,节目用影射的手段来表现社会时事。而到了1977年,无线高管紧缩支出,梁淑仪带着一批人出走。这些人,之后带活了香港电影。 而之后的无线电视台,节目日益固化,大走煽情路线。这种情况从1981年至今,已有25年没再改编节目安排。 林奕华认为这使得香港没有累积创意人才和编剧制度,更没有对创意加以尊重。做创意的人大部分都流失了,坚持下来的人赚得比10年前还少。这是直接导致香港电影和音乐没落的诱因。 香港日前正在热播一部叫《师奶的兵团》的电视剧,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完全抄袭美剧《绝望的主妇》,但香港人不在乎,300万人如痴如醉地跟看。 “香港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在机制——对新东西很抗拒,因为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感,怕被人觉得笨。”林奕华说。 然而最令林奕华担心的是,这种80年代的香港——表面上繁盛里面却千疮百孔的分裂状态,内地人却对此格外钟情。他说,“香港制造早就死了,但很多人却还面对着一个埋葬在棺材里的尸骨留恋。我怕这种反智的状态会影响日后的内地文化生态。” “香港文化的悲哀之处,是识时务的聪明人比比皆是,但愿意改变的人却少之又少。因为这是一个以消费来定义人生意义的社会。”林奕华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