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京大屠杀》:影像的力量(组图)(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15:50 国际先驱导报
陆川希望《南京!南京!》不仅让中国人反思,也让日本人反思。 《张纯如》剧组在南京给郑启蕙拍剧照 然而,并不是每个制片人都有莱昂西斯雄厚的资金实力,《张纯如》摄制费用就得靠募款。“150万美元全部都是筹集来的。”刘美玲说。 “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南京》、《南京浩劫》讲述的均是西方人士拯救南京难民的故事。“那种困境之下,他们完全从人道的角度出发,救死扶伤。”张连红说。这种人道主义的角度超越了国家民族的界限。 “过去,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用刺刀刺死了,很痛苦。但我们很少看到心灵失望之后所带来的痛苦,这比身体的死亡更令人绝望。而这时有20多个人像一盏灯一样,使人们看到了希望,让大家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张连红把那些好心的西方人形容为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在那场浩劫中,这群西方人也没有忘记通过文字和影像的方式纪录这段让他们不可思议的历史。后来无论是《拉贝日记》、《魏特林日记》,还是麦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对于日本右翼来说都是当头一棒,而麦基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认为是“《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 “拯救”之路依然漫长 7月7日,中国许多观众就将在电影院里看到《南京》,这部今年最早推出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影视作品获得了许多国际殊荣,这为日后拍摄类似题材开了一个好头。 因为拍《南京》,美国对日索赔中华同胞会荣誉会长林翠玉和导演莱昂西斯已经很熟悉。“他跟我说,本钱收回来后,会用来接着拍第二部,一部拍韩国‘慰安妇’,一部拍731部队生化实验。”林翠玉说。 和《南京》一样,“《张纯如》的部分票房收入会投拍一个关于‘慰安妇’的电影,或在中国为‘慰安妇’做一些善事。”刘美玲也表示:“我们还想借这个片子去启发更多的有心人,包括希望能打动商业电影的投资者及知名导演来关注二战题材。” 中国落在了西方后面 ——对话《南京!南京!》导演陆川(blog)、历史顾问张连红 “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的重视和思考还远远不够”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西方导演纷纷开拍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之时,也有一部中国影片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这就是中国青年导演陆川的《南京!南京!》。据说,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惟一得到许可拍摄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 与许多西方影片“西方人士援助南京同胞”这一主题不同的是,该片将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战争对于人类的摧残。日前,《国际先驱导报》专访了《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及历史顾问张连红。 “仅仅反映暴行本身还不够” 《国际先驱导报》:说起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国观众立马会想起《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经典作品。相比之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中国影视作品是不是太少了? 陆川: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的重视和思考还远远不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国内各方面环境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电影题材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支持,且该题材本身制作难度巨大,这也是限制该类影片出现的重要原因。 张连红:西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研究纳粹屠杀,现在,光著作就有好几百本,影视作平超过百部。我们从80年代才开始研究南京大屠杀,而且还处在搜集资料的阶段。影视作品应该在研究非常深刻以后,有深刻的创作背景才能诞生比较深入的作品。 这是一个整体的落后,不是某一方面的落后,对大屠杀的反思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最初的研究完全是为了反驳日本右翼,这种思维到今天还是主流,当年《屠城血证》就是一个反驳性的作品。90年代吴子牛的电影有所突破,反映了人性的一面,但还是受到时代的局限。仅仅反映暴行本身还不够,要引导人们去反思。 “要让日本人也抢着看” 《国际先驱导报》:陆川导演说过:“我们不会停留在还原历史上,现在的我不再是单纯的愤怒,对这个题材会处理得更理性”。这种从“单纯的愤怒”到后来的“理性”之间的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陆川:简单的申诉和谴责,是没有力量的。核心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我努力让自己看清这段历史,尽最大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接近人性的真实。通过电影,引发观众进行反思,反思不仅仅日本人要做,中国人也要做,全世界观众都要做。 争论的产生往往不是一批人刻意要掩盖真相,而另一批人要揭示真相,这过于戏剧性了;而事实上争论的产生源于一批人坚持自己的立场,另一批人也坚持自己的立场,由于立场不同,目光自然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当然真相是存在的,但是什么让一些人对真相视而不见,这是我感兴趣的。 张连红:无论影视作品,还是史实研究,都要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这样才能打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等哪一天,如果我们拍南京大屠杀,日本人都要抢着看,不仅仅是对他们民族的谴责,而是对人类文明的苦难的关怀,才会成为全球性。 “让南京真相大白于天下” 《国际先驱导报》:纪录片《南京》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部片子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通过幸存者亲自讲述和真实影像再现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你一开始在筹划这部片子的时候,有过打算用纪录片的手法去呈现吗?纪录片不是比电影更加直观和有历史意义吗? 陆川:纪录片我看了,非常好。纪录片对于具体事件的表述是最为强悍的,而电影对于精神和诗意的表达则是纪录片手段很难达到的。纪录片《南京》和我的这部电影,我想应该是接力赛跑道上一个队的两个选手,现在棒交到我的手上,我会跑好这一棒。这些作品最终会让南京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张连红:关键不在于什么形式,而是电影本质上给我们带来什么。否则大家都用一种方式,那就太单调了。最好的电影必须是文化层次高低的人都能感悟到不同的东西,这是最有价值的。 海外华人在行动 在西方导演纷纷开拍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时,华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持力量 除了《南京》以外,另一部纪录片《南京梦魇》也曾在美国引发轰动。 和《南京》在电影院引起的门庭若市不同,这部2005年制作完毕的纪录片在网上更为公众所知,短短两年时间,在YouTube,Video.Google.com两大视频网站创下了逾100万次的点击率。 为了保证影片的独立性,曾经拍过《希特勒日记》的制片人朗恩·乔瑟夫也是自掏腰包,用他近10万美元的积蓄,拍成120分钟的纪录片。 目前,关于这部影片最新的新闻是,影片在日本高薪应聘日文翻译以便在日本上映,但却无人问津。而这部片子的中文版早已和英文版一起问世,配音的是该片中文版制片人吴海燕。 借重华人的力量 事实上,在西方拍摄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电影中,华人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当年,张纯如介入南京大屠杀研究,也跟两个华人以及她们的纪录片的相关。她在《南京大屠杀》一书的绪言中这样写道:“南京的暴行再次闯入我的生活几乎是在20年之后。听一个搞电影片的朋友说,最近有制片人完成了一部关于南京暴行的纪录片,但由于搞不到资金,无法进行宣传和发行工作。这位朋友的话重新激起了我的兴趣。不久,我就同两个纪录片制片人谈起了这个题目。” 在绪言中,她介绍说,“一位叫邵子平,是华裔美国人社会活动家,曾在纽约为联合国工作,是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联合会的上届主席,协助制作过录像带《马吉的证言》。另一位是汤美如,一位独立的电影制片人,曾与崔明慧合作了专题片《以天皇的名义》。她们像我一样,都认为应当在所幸存的受难者去世以前,把南京暴行的真相记录下来并公诸于众,直至讨回南京浩劫的赔偿。还有人要把他们对战争的记忆传给子孙后代,以免后人在被北美文化同化的过程中,忘却自己的历史遗产中的这一重要部分。” 而在《南京》这部片子摄制过程中,华人也帮了不少忙。“是我们安排摄制组见了张纯如的父母。”美国对日索赔中华同胞会荣誉会长林翠玉说,使用张纯如的材料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张纯如》整部片子都是华人在操办。“为拍摄影片筹集的150万中有100万来自美国一个基金,其余50万全部来自加拿大的华人。”加拿大史维会多伦多分会副会长刘美玲说:“整个筹集过程非常辛苦,一言难尽。” 资金的充足使得加拿大史维会多伦多分会对影片有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光导演就请了两个。“我们的导演在加拿大是一流的,他们是夫妻,男的主要经验是在好莱坞排了很多戏剧,女的擅长做纪录片,他们的联合正好成就我们这部纪录电影。” 大陆移民从冷漠到认同 刘美玲说,无论是拍摄电影,还是史维会在做的其他一些还原历史、宣传历史的工作,主要对象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不是为了反驳日本人去做,而是我们要自己去反省这段历史。” 只是,在这群海外的华人队伍中,很少看到大陆移民的身影。“10年前,成立史维会的时候,大陆的华人是非常冷漠的。”刘美玲说:“他们不太赞同我们游行、抗议的做法。他们觉得没有效果。” 对此,林翠玉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大陆新移民为了生活方面的压力。这并不是说他们不爱国。” 但是,“后来,我们做了很多教育工作,带美国的历史老师去中国,将南京大屠杀等许多历史放进加拿大的教材。大陆移民开始逐渐认同了这些做法,认为能起到实效。”刘美玲说,慢慢地,有更多的华人团体或个人也逐渐参与进来。“要想他们全接受,非常困难,但我们已经看到曙光。” 采访: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熊争艳、刘科、蔡玉高、何德功发自北京、南京、东京 实习记者吴镭、赵熠发自北京 执笔: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