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资料:英格玛-伯格曼作品《呼喊与细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19:53 网友来稿
《呼喊与细语》法国版海报 英格玛-伯格曼作品《呼喊与细语》(Viskingar och Rop)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 英格里德·图林 Ingrid Thulin 莉芙·厄尔曼 Liv Ullmann 国家/地区: 瑞典 对白语言:瑞典语 发行公司: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上映日期: 1972年12月21日 美国 更多中文片名: 哭泣与耳语 在细雨中呼喊 哭泣与低语 哭泣与低诉 哭泣与呢喃 更多外文片名: Viskningar och rop Cries and Whispers 类型:剧情 片长:USA:106 min / UK:91 min 剧情简介:《呼喊与细语》从旁继续走《野草莓》探索之路,故事集中发生于两天之内,但已是一世。红色在这里象征着虚假,所有一切与红色背景有关的言语都是不真实的,因一切都被包裹在伪善之下,呼喊过后只剩连自己都无法听清的细语。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呼喊的一面和细语的一面,渴望窥视别人的内心,却一再拒绝敞开自我,所以呼喊被自己的封闭的心所阻隔,逐渐形成一片红色,最后人淹没在其中,无法分辨,变成了形如蚊呐的细语。 大姐在弥留之际,才看清楚了美好的一切,希望在临终前与姐妹和好,但是却被残酷地拒绝。而老二和老三之间因为惶恐而表面性的相互谅解,导致短时间内的恳切倾诉,在那种环境之下,话语不具有实质意义,她们只是在将彼此的惊惧相互转嫁。 圣母一般的仆人安娜,她在某种程度被刻意塑造成近乎无私而伟大的“完人”,但是这种纯真和善良在最后时刻也被两姐妹所象征的整体社会给遗弃了,道德和品质彻底失效。伯格曼又一次说宗教无法做任何事,虽然他不再公开探讨,但信仰的无力却无时不在,那么此刻,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在最后,大姐的灵魂得到纯化,它延续了《野草莓》的思路,真正的美好只能留存于记忆之内,回到过去的也只有记忆而已,就算是编织,只有在编织着的记忆里,终于觅到充满希望的乌托邦,即便事实上并未真正发生。在死亡那一刻,本该真实的,却是虚假的;看似虚假的,却最终成了真实的归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