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反思东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17:44  新浪娱乐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反思东德

消失的东德属于故去的年代

    反思东德

  1990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统一了,东西德的分裂作为战后冷战的悲情产物永远的写入历史。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以西德BDR为存续单位,东德DDR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然而这并不能抹去人们对于东德的记忆,一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仍然游荡在德国人心中,‘Ostalgiker ’和‘die Ostalgie’思潮的的存在就是事实。对于这种情感的存在,无从批判和赞扬,原东西德地区至今仍然存在差距,某些不愿触及的怀旧原因,同样迷茫在艺术领域,音乐的,电影的,都在反思那段岁月,DDR时的生活影子挥之不去。

  《再见列宁》和《他人的生活》就是Ostalgiker情感的银幕体现,也是一种信仰垮台后的碎片组合。前者用一种幻想式的假设来寄托情感,温馨的欺骗,善意的谎言,维护的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红色之梦;而后者却是一种冰冷的现实,残酷的回忆和面对,冷静无情的揭露了专职政权在暴力谋杀,吞噬着每一个德国人的良心。

  说不清楚是悲剧还是喜剧更能打动人,贝克尔更能举重若轻,用拙劣的谎言,黑色幽默来唤起人们对东德复杂的感情。比起冯-多纳斯玛直接的控诉和批判,人们对于东德的感情必定不仅仅是愤恨,微妙之间,却又在回忆中找到了某种温暖。其实,在《再见列宁》中打动观众的是包裹在政治反思中的母子之情,已不仅仅是德国统一的时代矛盾,精彩的剧本,局促的空间,精彩的表演,更为高明的荒诞手法,给出了法斯宾德式的启发和寓言。

  这种寓言更加贴近于德国人本身,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感情,在外人看来只有混乱的喜剧感,却不知道列宁像消失后的悲怆和凄凉。《他人的生活》相比之下,同样是Ostalgiker的反思,则显得更加国际化,更加倾向于西方‘奥斯卡’的口味。维德勒的觉醒于长期的压抑工作下,良知被爱情和死亡所点燃,最后走向象征着西方窗口的作家。在这两类人的生活中,永远处在战斗的前线,没有普普通通的亚历山大那样的家庭温暖,也没有时间去感伤,冯-多纳斯玛在《他人的生活》里,使用更加激烈的手法,用牺牲来打动观众,用直接的反抗来摧毁制度,来打破Ostalgiker红色的假象。

  说道东德时代的不堪回首,或许现任总理默克尔最为感触,这位来自于原东德地区的女政治家如此强硬的批判态度,正代表了许多德国人对这种遏制人性的制度的深恶痛绝,《他人的生活》获得的成功和认同必然来自于这种民众基础。《再见列宁》里的感慨和嘲讽毕竟不能抹杀人们渴望自由的权利,没有人愿意真的回到分裂之前。不需要付出代价的Ostalgiker只能存在于银幕上,挽歌的吟唱能够让亚历山大的母亲安心,而对于更多勇于拆毁柏林墙的德莱曼来说,现在的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董铭/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