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电影的理想年代已随孙老而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13:57  新浪娱乐

  前两年,随着格里高利·派克等老一代好莱坞电影演员的相继辞世,影迷们曾经发出过“古典已死”的慨叹。而今天,孙道临(孙道临吧)的辞世,也足以使我们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产生同样的悲哀。

  中国电影亦曾有理想年代,有古典年代,三十四年代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中国,在北平上海的戏剧舞台上,在为民族呐喊和抗争的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个个技艺与人格同样高远的身影,他们曾构成了中国电影最璀璨的星空,而在此后的几十年的时光无情的冲刷中,他们也相继带着未完成的心愿辞世而去,1959年石挥自杀,1978年袁牧之病逝,1980年赵丹辞世……而今天,孙道临以86岁高龄离开人世,中国电影失去了古典时代的最后一位演员的大师。

  然而遗憾的是,孙道临作为演员并没有留下真正经典的作品,孙道临曾自谦说,自己并没有一个杰出演员的天份,这种谦虚其实令人伤感,孙道临并非没有伟大演员的天份,只是当时的中国电影没有容纳一个伟大演员的空间罢了。孙道临演过《雷雨》中的周朴园,演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演过《早春二月》(早春二月吧)中的肖涧秋,演过《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这些角色也都是好的,但因为其电影本身的先天不足,终究也只能算是第二流的作品。

  幸而,正如那个也感动了一代人的李侠一般,孙道临为我们留下了那些“永不消逝的声音”。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我曾去到咸阳,走在新建的咸阳渭水大桥上,默念杜甫的《兵车行》,而响在我心里的声音,却是属于孙道临的。孙道临每次朗读《兵车行》,总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是真正的人戏不分,杜诗的这首代表作,其中悲天悯人,忧世伤生的情怀,隔着千年的时空,撞击着诗人的心灵,又由诗人的声音,再度撞击着我们这些聆听者的灵魂。

  当代最杰出的朗诵家,我认为是焦晃,我听过的他最好的朗诵是李白的《行路道》,真是金石之音,但他的《兵车行》与孙道临相比就差得太远,我想,李诗雄奇,而杜诗苍凉,这一代艺术家未经过战乱兵火,生灵涂炭,在悲天悯人的心境上,终究是不及孙道临这一代老艺术家的强烈。

  而孙道临在声音上的真正代表作,正好是关于和杜甫并列的,西方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另一部悲天悯人的杰作,《王子复仇记》。

  王小波曾在《我的师承》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那一代人有个公开的秘密,你要读最好的文字,就要去看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他们因为强烈的文学修养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搞翻译”,“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般的文字。”

  而我们也可以说,那一代中国最好的演员在搞配音。因为当时中国电影空间的局限,唯有配音能使他们发挥才华。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般的声音。而孙道临为我们留下的,是他配音的《王子复仇记》。我有一个建议,可以把孙道临的《兵车行》与《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那段“活着,还是不活”的大段独白放在一起来听,你会发现东西方最伟大的心灵,原来是如此的殊途同归。而这两者在中文的声音中最伟大的演绎,都是出自于一个叫孙道临的名字。

  哈姆雷特的独白,我最爱其中的一句,“(人们)默默无闻的劳碌只换来多少凌辱”,一句话道尽了芸芸众生的悲剧,整个人类的悲剧,有人说这是平民而不是王子的生活,足见王子的胸怀,其实那胸怀是属于莎士比亚的。大师是什么,不过是最伟大的胸襟与情怀而已,只是这是聪明的现代人所不明白的。就如孙道临所说的,“要做大写的人”。

  关于孙道临的配音成就,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讲过太多,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推荐一篇我最喜爱的配音的文字,严锋的《好音》。

  两年前看翻拍《王子复仇记》的《夜宴》(夜宴吧)时,我遇到一位贵族出身的前同事,她问我观感,我说真的是太猥琐了,她问我哪里猥琐,我现在想说,请去看孙道临配音的《王子复仇记》。

  最后想补充一点,孙道临近年来关于采访要钱的事件,曾闹到沸沸扬扬,我因为很喜欢孙道临,当时也无法接受,但到今天经过更多的了解,已可大致理解。朋友对我说的话是对的:看一个人要看他的作品,作品是美的,人的心灵一定是美的。至于现实中的种种说法,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和他人主观的误解,并不是重要的,就像另一位最伟大的配音演员邱岳峰,死前也曾面对很多流言,但今天已知那不过是污蔑罢了。

  谨以此文悼念孙道临先生,以及中国电影的理想年代。小飞/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