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连民间导演负债十万拍电影 作品闯进柏林影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15:51  大连晚报

  高文东是个土生土长的大连开发区人,他从小就对电影非常着迷,2000年开始拍电影,到现在坚持了8年,为了圆这

  个梦,他搭进了全部积蓄并到处借钱。1月10日,是高文东30多年的梦想成真的一天——一个民间导演拍摄的开发区实地实景电影《美食村》入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从这个论坛里走出来的,还有王家卫贾樟柯王小帅……

  倾其所有拍电影

  高文东1973年出生在大连开发区二道河子村。小时候,他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少林寺》,电影从此在年幼的高文东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为了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高文东把家里给的零用钱都攒下来看电影,2角钱一场的电影需要攒上好一阵子,每看一场电影高文东都感到无比幸福。

  2000年已经有了一份不错工作的高文东有了一些积蓄,按捺不住的热情和冲动让他再也等不了了,他找来五六个朋友,买了几样简单的机器,开始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春天没来》、《忘记》、《落果》都是高文东的早期作品,但都没有能成片。

  2004年高文东的处女作《黑白》诞生了,从这时起,开发区有人知道了有个叫高文东的人会拍电影。

  高文东说自己是个和电影特别有缘的人。2005年是中国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诞辰的那一天正好和高文东的生日是同一天。他觉得自己应该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年,高文东拍摄了他第一部比较成型的电影《电影手册》。从2000年到2005年,高文东的10万元积蓄全部花在了电影上,拉赞助、借钱。高文东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的电影能获奖,这样就可以有拍下一部电影的资金了。

  开发区有个“美食村”

  2006年,这个土生土长的开发区“导演”有了一个想法,要把开发区的变化拍成乡村三部曲——《西海村》是开发区当年小渔村的见证;2007年5月,第二部《美食村》开拍。

  美食村是开发区的一处特殊“村落”,它位于开发区曾经最辉煌的五彩城里,当年曾是一条美食街,这里的建筑很有特点,有陕北窑洞、云南吊脚楼、北京皇家建筑和江南小镇。后来五彩城繁荣不在,这条小吃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再后来这里特色建筑改成了大大小小的旅店,租给外来打工的人住。因为区域相对封闭,美食村的“民风”朴实而亲切。和美食村一条马路之隔的是现在开发区最繁华的商业区,那里是一派现代城市的气息。美食村的特殊就成为高文东的《美食村》原型。

  《美食村》讲述了一对外来打工的男女在美食村相识,为了生存辗转奔波,最后又回到这里从零开始的故事。

  只有捡破烂的大爷有片酬

  《美食村》的男女主角都是开发区高校的学生,有六个演员是高文东的朋友,其他的都是美食村的村民,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没有薪酬,只有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有片酬,因为这位快60岁的老爷子一家三口都在美食村租房子住,靠大爷捡破烂的收入生活,生活很困难。一次高文东要拍大爷翻墙头的戏,大爷一连翻了三次都没成功,最后一次从墙头上摔了下来才拍成功,虽然摔在地上,但大爷却一直说“没事”。剧组觉得大爷实在很辛苦,就发给了他几百元片酬。

  “美食村里的村民都很朴实,比如需要拍村外的一个镜头,有的市民就会拒绝或很警觉,但在美食村,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高文东说,在美食村的几个月,他不仅收获了电影,还收获了淳朴的民风。

  “柏林”真的来了

  倾其所有负债10万元,可以说高文东把所有可以交换的东西都搭上换来自己的电影。2008年,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去年11月,高文东得知柏林电影节选片人王庆锵来国内选片,就“冒昧”地把《美食村》寄过去,12月被通知入围香港电影节。通常柏林电影节11月份就截稿,就在高文东感到些许遗憾时,2008年伊始,他突然接到王庆锵的电话,《美食村》被确定入围2月7日柏林电影节的一个单元——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柏林’真的来了!”高文东剧组欢呼起来。记者唐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