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功夫之王》主创:功夫片的“双J”时代(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20:03  外滩画报
专访《功夫之王》主创:功夫片的“双J”时代(3)

左起:李连杰、刘亦菲、李冰冰、成龙

专访《功夫之王》主创:功夫片的“双J”时代(3)

李连杰、刘亦菲、李冰冰、成龙

专访《功夫之王》主创:功夫片的“双J”时代(3)

李连杰(左)、成龙

  李连杰1963年出生,处女作是1979年的《少林寺》。该片打败了在香港同期公映、成龙主演的影片《龙少爷》。“那时是大新闻,因为我的电影向来是票房冠军,竟给一个新人赢了。”成龙说。

  从此,年长李连杰9岁的成龙记住了《少林寺》里那个光头、大耳朵、小个子年轻人。“他们打的和我们不一样,两个大耳朵,打的时候耳朵还在甩。他给我的感觉,好像十八般武艺什么都懂,九节鞭、刀、枪、剑、柔道......他们很正宗,而我们学的东西都很杂碎,什么都懂,又不全懂。”成龙说。

  1978年前后,李连杰在内地录像厅内看过成龙早期的影片《醉拳》。这是早期成龙的翻身作品。此前,导演罗威一直想将成龙包装成“李小龙第二”,但是票房屡屡受挫;直到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让成龙改走功夫喜剧的路线,成龙才一举成名。李连杰个人更喜欢成龙的《警察故事》。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这部影片非常震撼,我记得当时一直坐在香港影院里,听大家唱片尾曲,迟迟不肯走。”

  成龙和李连杰第一次谋面是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成龙第一次进军好莱坞,到处碰壁。李连杰随内地武术团在美国访问演出,成龙去看李连杰。武术团教练很紧张,对大家说:“今天成龙来看你们,大家要卖力演出。”后来,李连杰又随团来香港表演,成龙特地开车去他的宿舍,请他出去吃晚饭、看香港美景。这段交往被成龙称为两人的“地下情”。“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李连杰也是国宝级人物,大家都小心翼翼,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也偷偷摸摸。”成龙在香港记者会上回忆道。李连杰回国后,专门找人做了一把龙泉宝剑,刻上成龙的名字送给他;成龙也专门送给李连杰一件自己工厂生产的羽绒服。

  1996年,成龙第二次闯荡好莱坞。《红番区》公映后,美国观众开始接受这位中国功夫小子。美国人瑞内-维特斯特尔在书里写道,“成龙带来了新的轰动,他已经跨过了无形的好莱坞马其诺防线——反对加字幕和配音的外国影片。对美国来讲,他是成龙一世,不是李小龙二世。”

  1998年,《轰天炮4》美国首映,登顶票房冠军,李连杰凭借5分钟的戏份打开了好莱坞市场。当时的美国媒体评价道:“李连杰5分钟内技惊四座,符合西方人对东方的印象。”1999年,李连杰主演了《罗密欧必死》,登上票房亚军。公映期间,美国媒体刊发了一期专题报道,回顾亚裔男星在美国影坛的形象史,认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李连杰不仅为亚裔男子树立了全新形象,还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不久,成龙和李连杰坐在美国一间餐厅里,再次商量起合作。当时,两个人分属不同的经纪公司,按照好莱坞的规矩,双方经理人花了一百万美金写了一个剧本。故事讲两个兄弟原本不认识,但是爸爸有一把钥匙,能够让这兄弟相识,并且同心协力。成龙坦率地表示,自己不怎么喜欢这个剧本,“他们写的,我们不喜欢;我们想拍的,他们又不喜欢,合作的计划又搁置了”。

  回顾这段历史,李连杰告诉记者,“其实那么多年做不成一部影片,主要就是剧本很难写,不像《功夫之王》这类电影就相对好写多了。”

  《功夫之王》片尾字幕中,出现了J&J电影公司的名字。成龙对记者确认,这就是他和李连杰成立的公司。经历了4个月拍摄相处后,成龙和李连杰变成了哥们。“中国人讲究阴阳结合,大哥更像阳,我更像阴。他到哪里都给大家带来欢乐,我就想怎么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加精打细算”,李连杰分析自己和成龙的个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