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戛纳电影节回顾 电影就是共同的梦想(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0日15:52  新浪娱乐
策划:戛纳电影节回顾电影就是共同的梦想(2)

莫里斯-皮亚拉是80年代法国人在戛纳唯一的骄傲

策划:戛纳电影节回顾电影就是共同的梦想(2)

《霸王别姬》获得的金棕榈大奖是戛纳对华语电影肯定的开始

策划:戛纳电影节回顾电影就是共同的梦想(2)

波兰斯基等导演的获奖并没有让戛纳停止对新导演的培养

策划:戛纳电影节回顾电影就是共同的梦想(2)

贾樟柯带着中国的希望奔赴戛纳

  关键词:有得有失 法美之争

  如同冷战的最终结束,戛纳迎来震荡的八十年代,单看名单列表上面是有得也有失。幸运的包括东方日本的重新回归,错失的则是没能用一个与事实相符的奖项来肯定塔可夫斯基等人。戛纳也露出了它的残酷一面,在难以明文规定的衡量标准下,总是有些不该错过的导演和他们的作品被遗漏了——这种情况在多年后看起来依然令人痛心。不过80年代的结束很有意思,那就是最年轻金棕榈得主索德伯格的出现,美国独立电影连下三城,风光一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人在皮亚拉之后,再也未曾染指过金棕榈。所以,尽管戛纳竞赛入围一向对东道主导演网开一面,但在最后争夺中,他们无一能坚挺,近二十年戛纳对法国人来说可谓是“亲外不亲内”。

  关键词:百花齐放 东方气象

  全球化的趋势下,戛纳迎来真正的百花齐放,亚非拉国家地区的电影人追赶而至,不甘落后。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真正加入这个合作与交流的大Party,几乎每一年都会有来自中国、香港或者台湾的电影投身其中,同一批进入的还有伊朗电影等等。中间有那么十年,最高领奖台上站着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可谓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热情。金棕榈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这大概也是电影节方面最乐意看到的情景。这时候,秉持“艺术性”标准的威尼斯已经被戛纳落在身后,许多戛纳获奖影片完好地兼顾了商业性与艺术性。贵为“三大之首”的戛纳成为每个电影导演心中的神圣之地,在卢米埃尔大厅放映自己的电影也是无上荣耀。

  关键词:吐故纳新 世界大同

  最近的十年,通过媒体的关注和网络的发达,戛纳从未如此清晰而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十年中,有类似今村昌平、波兰斯基和肯·罗奇三人在古稀年纪上下拿奖,又有去年主推新人、追求创新的第60届戛纳电影节,戛纳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舞台也更加神奇。吐故纳新成为戛纳保持活力的不二选择,而不再是引发争议的广发“熟人卡”。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在2000年创造奇迹,韩国、泰国电影先后出头,今年的新加坡、菲律宾乃至拉美电影相继卷土杀来。戛纳连续几年接待动画片,金棕榈给了纪录片,好莱坞出品的商业片鱼贯而入,争取全球首映。红地毯还是那块红地毯,在每年一度的形似去年中,戛纳展示着它的某些不同。

  一个人可能不需要言必谈戛纳,言必称金棕榈,但戛纳之所以有今天,同样不是吹出来的。不管真正去过戛纳的人对游戏规则有着何等高见,“戛纳”二字对于中国电影人乃至影迷已是一种情结,那里的阳光、海滩和棕榈树成为无可替代的记忆。说简单点,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戛纳宠儿”王家卫的影片里有过这么一句台词:如果你不想被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很可惜,我们暂时都拒绝不了戛纳。

[上一页] [1] [2]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