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票房综述:《极速赛车手》不敌《钢铁侠》(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19:57  新浪娱乐

香港票房综述:《极速赛车手》不敌《钢铁侠》(2)
《极速赛车手》

  《极速赛车手》:情怀与票房的差距

  该如何的形容这部上映前备受期待但上映后随着劣评如潮堪比当年的《无极》(blog)(当年众多所谓专家影评家在上映前夕对于这部作品的赞颂,凸显了在内地影评人的价值——在于没有多少价值)而票房失利几乎可以媲美《未来水世界》等作品的新片《极速赛车手》呢?这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不能因为票房的失败而否认好莱坞的这种高概念影片的制作模式。

  在此前的票房分析中,就谈到高概念影片这个概念,并肯定的说这是一部归属于该类的影片。沃卓斯基姐弟(之前是兄弟)这曾经在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配上Rain真田广之这数位在亚洲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加上好莱坞的二线明星,以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的日本漫画《马赫GoGoGo》为蓝本改编,高额票房似乎呼之欲出(本片的制作,从改编本的漫画到演员的选择,再度的证明了日本市场对于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性)。更何况,本片的目标观众首先是那些儿童及青少年,这也是观影群体里数目最为庞大的一群人。

  但是,缘何本片在上映后却是得到如此巨大的票房反差呢?原因大概有几个吧。

  首先,影片取材于六七十年代风靡美国的日本动画,当时受到不少电视迷的关注与热捧,但这个观众群体到现在来说已经差不多五六十岁,而电影院已经不是他们的日常消费的重点。而导演一方面要保持当时动画版式的故事,却配以极其炫目的色彩,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如今的大部分观众已经觉得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动画片的叙事方式OUT,当年看动画片的观众也很多不能适应于影片自身的“金玉其外”。期待越大,也许所带来的失望越多,当当年看着这些动画成长的如今的影评人看到本片的如此巨大的反差之后,劣评也自然的随之而来。

  其次,影片的宣传,也不大到位。就像本片在香港的宣传,主要是强调男主角Rain这位“天王巨星”,但实际上,Rain也许在音乐方面有不少的歌迷,但是在电影方面却是比较空白的,仅是主演过朴赞郁导演的《电子人也无所谓》,且本片的香港票房只有115万港元——如此看来,《极速赛车手》能够在首映前五天累积取得将近200万港元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作,但考虑到沃卓斯基姐弟俩的导演地位与本片的投资,这成绩是实在的低。

  第三,沃卓斯基姐弟俩的导演作品,在《黑客帝国》系列后不见起色。第一集《黑客帝国》在99年5月上映,取得1526万港元的票房,第二、第三集分别在2003年5月和11月上映,票房成绩分别是2677万、1715万港元,到了2006年他们导演的《V字仇杀队》,是一部政治题材的惊悚片,香港票房仅有560万港元——《极速赛车手》的香港票房恐怕连《V字仇杀队》都不如。何况,本片在香港的口碑也偏差,如石琪评本片“现在拍成美国版大电影,用最新科技把电脑动画结合真人演员,画面五光十色,动感飞舞。然而像电玩游戏机,十分夸张失真,最弊是剧情弱,对白多,又拖长到超过两小时,难以提神醒脑”,而一位比较宽容的观众则评价说“整体来说,这是一部诚意之作,但唯一问题我觉得是使用太多CG令画面太卡通,令我好像在看卡通片,虽然这是一部改编自很多年前的卡通片,但如果比赛时减少CG的画面,应该可以更真实,但CG也为画面给了优美感,这部电影时间也很长,当中的笑位也很不错,没有闷场,诚意推介这电影”。

  “执导终极科幻之作《黑客帝国》系列的沃卓斯基兄弟导演原本是本片最大热点,几乎所有‘骇迷’都在期待他们再次挑战视觉巅峰。公平地说,他们也的确没有闲着,从黑绿色的网络空间变成色彩缤纷的‘糖果’世界,兄弟俩此番没少在颜色上做文章,但过于鲜艳的画面有点让人头晕目眩,很难让注意力集中”,就如前不久的《南方都市报》所评论。看来,要玩CG或者玩色彩的导演该注意注意,注意与剧情的相结合等,免得弄巧成拙。

  本周新片:

  本周四(5月15日)上映的是五部中低成本的制作,包括三级片《阴齿》(Teeth),喜剧片《王牌制片人》(Be Kind Rewind),惊悚片《末日侵袭》(Doomsday)、《鬼刹》,以及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闪亮之光》(Shine A Light)。此外,去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曾经展映的青春爱情故事港产片《七月好风》也将在周五(5月16日上映)。阿木/文

[上一页] [1] [2]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