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改编的旗帜: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19:55  新浪娱乐

著作改编的旗帜: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哈利波特》原著与改编电影均创下巨额票房佳绩

  当若干年后我们来回顾历史上最著名的著作系列的话,那《哈利波特》系列必定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这部小说不但从第四部起开始逐步刷新人类出版史上的首发纪律,系列总销量也同样屡屡创下惊世骇俗的销量,而他的衍生产品所创下的利润恐怕已经超出了统计学的范围。而作为它的重要衍生物之一的改编电影同样也创下了巨额的票房佳绩,至今为止已经改编的五部作品全部杀入影史总票房排行榜的前20位。一部作品能够在出版业和影视业同样登峰造极恐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2007年7月11日到 7月21日,这短短十天时间,是哈利波特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十天。在7月11日,作为北美暑期票房大战的后三强之一的哈利波特系列第五部作品的改编电影《凤凰社》将隆重登场。在7月21日,《哈利波特》这个神话篇章将落下帷幕!系列最后一部全球同步发行!

  每每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来阅读哈利波特的成长史,我们会发现哈利波特的故事早已经不能用“神奇”这个词来形容了。当在那阴暗的小咖啡屋里,只言片语的佳言绝句在小纸片上汇聚而成,而作为作者JK罗琳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这些文字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冬去春来,秋离夏至,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十天到十年,1997年的7月21日,哈利波特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师》正式上市,十年后的2007年7月21日,这个伟大的故事带着辉煌正式走向终结。

  哈利波特拥有着它独特的艺术性,虽然每部作品发表后诸多评论家会从艺术地角度来细细地评析,但不论最终是颇有微词还是赞扬有佳,哈利波特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此。哈利波特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与商业链条的紧密结合,当我们目睹了哈利波特品牌的创建,不得不感慨隐藏在这品牌之后商业高手们的智慧,他们将一部文学作品的商业价值延伸到了所能触及的每一个角落,从适合每一个年龄阶层阅读的诸多原著版本到英文有声读物以及作品中衍生出来的众多周边作品;随着转战影视的五部电影的走红,同时也使一批演员走到了一线,而至于电影票房和DVD销量更是已经创下天文数字,乃至影片的几位主演所出演的其它艺术作品都打上了哈利波特的标签(包括鲁伯特的《驾驶课》和丹尼尔的《恋马狂》);再算上其他领域如哈利波特系列文具、哈利波特的工艺魔杖以及哈利波特的收藏飞天扫帚等等。这样一个庞大到帝国级别的商业运作体系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而罗琳能创下一年收入是英女王的六倍并在短短几年内总资产超越英女王绝不是浪得虚名!

  作为哈利波特作品影视衍生物的骨干产品,《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无疑是著作改编电影的一面旗帜,毕竟与名著改编不同,哈利波特的改编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而如何在满足商业性的同时保证艺术性的塑造是每一任导演的重点处理对象。而对于已经拍摄到第五部的哈利波特系列来说,无疑这一点完成的是相当不错的。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能够至今为止保持众位主演的一贯性着实不容易,若是能够将此阵容保持到系列结束那么无疑哈利波特将创下一项新的记录。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与作品一样伴随着演员以及读者的成长而愈发地成熟,虽然因为剧情的需要故事愈发地黑暗,但不论最终结局是否已经与儿童文学无关,在读者的心目中它永远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儿时读物!《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也许会让你失望,也许也会让你疯狂,但作为一个伟大神话终结前最后的曙光,它充满了希望!

  个人评分:B+

  这部作品在北美地区上映后的评价比较两极,媒体综评的分数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但北美地区的大众评分却似乎给分不高,批评声四起。我给出的分数接近北美地区的媒体综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不论是剧情展开,情节冲突的安排乃至特效设定都还是略逊于上一部《火焰杯》,不过还是超越了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毕竟《变形金刚》的剧情过于薄弱)。

  首先来看看剧情,从剧情的角度来说无疑《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与上一部相比相对平淡了一些,上一部《火焰杯》以三强争霸赛为主线带领观众飞天下湖斗龙搏鱼,最终在里德尔墓地与伏地魔展开决斗,好不热闹。相比之下《凤凰社》的主题就阴郁了许而多情节也平淡了许多,虽然有魔法部死亡厅的碰撞以及正邪两方精神领袖的惊世对决,但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是波澜不惊地发生在霍格奥茨的教室里。当然情节的起伏是原著小说故事本身所决定的,而编剧和导演将故事处理的还是比较有看点的!接下来就谈谈我对影片的一些看法。

  首先,阴冷的情节色调。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哈利波特系类走向黑暗也是必然,而电影系列从影片的色调上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哈利系类的前两部都拥有着明快的亮色调,如指环王般的艳丽色彩,第三部阿兹卡班的囚徒则在西班牙导演的调教下显得无比黑暗但同时散发着浓厚的乡土自然气息,而《凤凰社》相比于第四部《火焰杯》整体画面偏重黄色色调的昏黄感,散发着冷冽的气息,色调是不折不扣的阴暗,冷色调的大面积渲染,这一点不仅仅是通过场景来体现,连人物的着装都一律是以蓝黑色调为主,这样从侧面凸显了剧情的需要,也为魔法世界即将来临的黑暗统治、腥风血雨做下铺垫,但同时也使影片缺少了生气,更加偏离青少年审美,而转向成人化审美,也许这也是影响观众评分的因素之一。

  其次,剧情改编的争论。其实观看完《凤凰社》,大多数观众抱怨点应该都集中于剧情的改编,其实从系列的第五部开始本人一直认为就应该将电影分成上下两部来拍摄。(这一意见终于被华纳在最后一部的拍摄中所采用)因为从第五本开始剧情过长,埋下的伏笔遽然增多,这一点从原著的厚度就可以看出来。第五部后罗琳的笔触开始发生改编,主要的表现就是在主线剧情之下众多分支剧情齐头并进,大大小小地伏笔都隐藏其间,而且人物刻画通过大量的细节描述来逐一完成的,这样的描写方式可以使人物变得更加丰满,但却给电影出了不小的难题,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着实很难用几个极其有限地镜头来完成(好在出演配角的都是英国资深演员,他们用他们精湛地演技弥补了这些不足,这一点以后赘述)。而为了满足电影语言的需要,编剧不得不砍掉书中大量与主线无关的情节,于是支线情节统统不见了,剩下的就仅仅是主线的故事架构,这样又不可避免地使原本丰满的剧情变得干瘪。通关影片《凤凰社》中的主要情节刻画都集中在主角与魔法部的乌姆里其的斗争上,掐掉头尾的魔法部情节,占据了影片总长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其间穿插的海格带领三位主角前去见他兄弟的情节也仅仅是一闪而过。观影的总体感觉就是剧情衔接的过于迅速,难怪有人说感觉一直在开着快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处理也让主线更加清晰、流畅而且干脆利落,对小说不甚了解的普通观众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抓住主体故事情节,毕竟来观影的不仅仅是小说的读者。

  虽然纵观整部影片,感觉剧情一直在赶而且不够丰满,但流畅感还是保持的很好,同时导演也没有迷失影片的节奏!

  在影片上映前的第一主打宣传点无疑是哈利波特的初吻,这个相传NG30的镜头引得无数人翘首以盼,但可惜的是最终这个吻也变得让人哭笑不得,原因还是编剧对于秋张这个人物的处理。在原著中哈利和秋张感情的建立以及最终的分手贯穿了整部小说而且花费了罗琳大量的笔墨来描绘,但电影不可能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些细节描写上,于是两人的恋情好合难散就成了编剧要考虑的第一要务。怎么让这段感情合理终结并且让秋张顺利退场呢?编剧便展开移花接木大法,将揭发DA军的罪名推到了秋张的头上,虽然最后从斯内普的口中知道秋张并非主动告发而是乌姆里其动用和吐真剂,但这足以让两人之间的感情截然而止,果然在DA被揭发后秋张就再也没有在影片中出现过,若是不出意外估计这也是秋张在电影中的最后一次亮相!至于那个初吻真不愧是第一宣传焦点,从预告片中的特写到NG若干次的传言,想当初在书中罗琳也不过是一笔带过而已,在电影中却让导演处理成了以分钟为单位,同时还有俗套的三百六十度旋转+头顶鲜花盛开,随后罗恩询问感受,哈利那一个wet更是直接让我笑到凳子下面,相信这个场景将成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经典镜头。

  第三,主角平庸配角出彩。其实三位主角中丹尼尔发挥的还是比较出色的,他如实地还原了第五部中的哈利,迷茫、痛苦、暴躁但又坚强,毕竟从第一部到第五部一路走过,他们已经与自己的角色浑然天成、一同成长。这一部中艾玛的表演一如既往,赫敏也依旧是那样的凌人盛气;但处于剧本的考虑,博鲁特却被牺牲了,罗恩的戏份因为剧情的需要被大大地缩减,从上映前主创人员宣布魁地奇赛被删减就已经意味着罗恩的出场少了一大半,恐怕这是五部作品改编电影中唯一一次罗恩沦为当另外两位主角的龙套,但依然可以看出博鲁特还是在努力地向剧本靠拢。

  接下来就要谈谈诸位配角,其实一部哈利波特可以说是英国一流演员的大集合。哈利波特中的角色众多,纵观五部电影,其他配角出场的时间简直短的令人发指!除了第二部的罗哈特第三部的卢平以及第四部的疯眼汉穆迪之外,其他的配角如邓不利多麦格等在一部电影中的出场时间总共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甚至更少。但就在这火光电石的间隙里,这些英国资深演员们用他们老道的演技使影片更为丰满。不论是邓不利多的冷静还是斯普特里尼教授的神经质乃至斯内普的冷酷,纵使只有几秒钟的时间,这些演员都表现非常完美。在《凤凰社》中为了突出哈利与他教父的情感加重了小天狼星的戏份,奥德曼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美地完成了天狼星与哈利的感情交流。虽然演员的选择与“哈利波特中第一帅哥”的天狼星还有些差距,但从表演的角度来说的确非常到位!而对于乌姆里其这个角色更是无话可说,第一次看见演员剧照感觉有些不合原著,毕竟书里的描述其长相是“一只苍白,巨大的癞蛤蟆”而且“用一种振颤的,故作少女状的,高亢的声调说话,这让哈利毛骨悚然;”。不过观看完影片我对这只大蛤蟆真是佩服极了,演员真的是用那种“故作少女状并且高亢的声调”令人毛骨悚然,而且表演丝丝入扣将原著中的神韵释放无疑,相信你看完后也会高呼一声:“这真的就是那个令人讨厌的老蛤蟆!”

  第四,情节暗示。每一部作品中罗琳都会不经意地对后面的情节做出暗示,而电影则保持了这样的优良传统。首先是赫敏继第三部中第一次见巴克比克无意间拉罗恩的手到巴克比克被处死时赫敏转身拥抱罗恩晾了哈利之后,第五部中此类场景再次出现,在赫敏被海格的巨人弟弟抓起来后罗恩便奋不顾身地上前营救,后面那句带着颤音的“stay away from her”更是引得全场大笑,罗琳对这一对的“小怨侣”可谓是铺垫已久。其次就是克切利这个家养小精灵出场,克切利的出场也就是一两分钟,从头至尾也就是说了几句怨恨的台词来表现它对自己主人家族的拥护。但除此之外与剧情没有任何联系,在书中因为克切利的告密而引发最后预言厅的大战的剧情并没有在电影中得到体现,所以说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多余的,若是导演将其砍掉才是合情合理。但导演在罗琳的要求下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留了一个镜头让他出场,这只能说明在后面地电影中它还有戏份!这一点在《死亡圣器》发行后得到了解释,果然在最后一部中克切利还有重要的任务,并且成为挂坠魂器情节的重要推动线索。

  第五,特技效果。虽然不同导演给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赋予了不同的个人风格,但哈利波特电影的特技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特色。因为剧情的原因导致《凤凰社》中的特技镜头没有《火焰杯》那么多,但在大场面的烘托方面还是做的很令人惊艳。系列的前几部都是完全沉浸在光影制造的魔幻世界里,而这一部中哈利两次飞过伦敦上空的场景使整部影片多了一些现实色彩。预言厅的预言球特效堪称影片特技的点睛之处,但邓不利多和伏地魔地决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吸引眼球,原著中邓不利多变形复活了魔法喷泉中的雕像,战斗之华丽让阅读文字的我们都热血沸腾,而电影则试图使用玻璃粉屑特效来弥补,虽然效果尚佳但依然感觉处理的过于白描化!从第四部开始哈利的特技就被赋予了强烈地“雾化”感,不论是守护神还是幻影移形都处理的“烟雾感”很强,这次的死亡厅对决中食死徒和凤凰社的大战更是用黑白两色标明立场,漫天飞舞的都是幻影移形留下的烟雾轨迹。魔法打斗时的动作设计很有动感,真可谓将原著中“火花四溅光球飞舞,对决双方将魔杖如鞭子一般地挥舞着”的文字用影响完美地展现。韩斯莱兄弟大闹霍格奥次的情节也是一气呵成,导演在原著的文字上进行了发挥,漫天飞舞的烟花效果如同韩斯莱兄弟一样让人惊奇!

  著作改编电影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中都屡见不鲜,但就像我开篇提到过的那样,怎样将文学这种艺术形式转化为影视在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之后似乎已经不是首要的问题,而怎样在改编过程中兼顾艺术与商业才是全新的走向,《哈利波特》虽然是一个影视界的特例,但它依然给我们以启示。

  作为暑期档最后亮相的大片,《凤凰社》带着缺憾之美静静地登场。相比于《变形金刚》尘封地回忆,它更加触手可及,一同成长的伙伴啊!让我们走进影院,安静地坐下,投入地欣赏这神话终结前最后的舞蹈!戴威(blog)/文

点击查看“透过电影看未来”专题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