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的回归:评《身为人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21:55  新浪娱乐

美国文化的回归:评《身为人母》

《身为人母》:2006年最为优秀的影片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006年的众多品质优秀的影片中这部是我最为青睐的,其中有我对凯特温丝莱特的喜爱,也有影片中对于美国文化回归大潮暗示的原因,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影片本身优秀的品质,虽然因为发行上的问题致使本片北美票房一般,而在年终颁奖典礼上因为强敌环伺也鲜有斩获,但这都不能阻止我将其评为2006年最为优秀的影片之一。

  本人评分:A-

  第一,剧情评分:B+

  当你看到这部影片的剧情简介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觉这样的题材已经过时了,没错,中产阶级的婚外恋以及情感问题的探讨似乎已经在美国丽人》那里达到了顶峰,而且伴随这一风潮的是大量的同类型影片的出现,似乎这一题材早就不是学院的兴奋点了,甚至连观众可能都对此不再关注。但不论是曾经执导过《不伦之恋》并一举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奥斯卡提名的导演托德·菲尔德,还是汤姆·佩罗塔畅销全美的原著小说都有理由使我们相信这将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而导演也的确没有让我们失望。

  很多人将《身为人母》比作又一个《美国丽人》,其实说《身为人母》与《美国丽人》相似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论是影片中人物的背景,还是影片的主题——描写美国中产阶级在物质上获得满足的同时,心灵上的相对空虚都有相似之处。不过《美国丽人》精彩在于绚烂式的意淫和回味无穷的结尾。而《身为人母》平静而耐心地叙述着故事,最终将一切的激情回归为一片惬意的宁静,是一部充满感动和希望的电影。

  Kate Winslet饰演的文学硕士Sarah 是一个已婚主妇,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照看女儿,但平静而乏味的生活使sarah感到无法忍受。而此时她的丈夫在一天上班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成人网站,一时间便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而在sarah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对于这种平静而又没有激情的生活更是失望到了极点。就在这时她遇见了Patrick Wilson饰演的Brad。Brad是一位法律专业毕业生,两年参加律师考试都没有成功,为了新一次考试,Brad在家复习,顺便照顾孩子。这种家庭妇男的生活同样让brad无法忍受,两人在带领孩子游玩的时候相遇了,相同的生活背景让两人一拍即合产生出了不可抑制的激情。于是两人决定私奔……

  很早以前看见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在看完《廊桥遗梦》之后感慨到——美国人开始了文化的回归!经济发展上的落后必定会造成文化发展的落后,在如今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的中国,我们正在致力于解放我们的思想,人们变得越来越疯狂,包括对待性的态度是越来越开放。而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已经开始悄悄的回归了。其实美国人的回归早就开始了,当年我看完《毕业生》后一遍又一遍地回想为什么这部影片会成为影史的经典,后来我不得不感叹导演是的伟大。在那样一个头脑发热并主张解放的年代,导演带领我们做出了一次异于常人的冷静思考,而这一思考就是几十年!《廊桥遗梦》中纵使爱情的到来是如此的朴实和甜蜜,但女主角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家庭。《情归阿拉巴马》中美国北方是那样的流光溢彩,但主角依然投入了南方小伙温暖的怀抱。

  《身为人母》依然如此。

  当sarah在书会上用平静但却蕴含着火山爆发般情感的声音阐述着她对《包法力夫人》的理解时“渴望,对改变的渴望,对不幸福生活的抗拒”,我就知道这场精神与文化的回归是如此的平静却又如此的惊天动地。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little children,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不用长大,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可以天真而快乐的生活着,不用考虑那么多生活的艰辛和压力。但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一切。我们都在与生活抗争着,只是有些时候人们在无形中像小孩子一样,出于对激情的渴望而产生一些过激的举动。就像一个小女孩想要一个洋娃娃,当得不到的时候她会生气、撒娇不顾一切的想得到它,但当洋娃娃真正到手之后却又很快丢进了玩具箱不再理睬。Brad与Sarah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这段感情本就是不纯粹的,也必然是不牢固的。对彼此来说,对感情的渴望更多源于对平淡生活的厌烦,及对激情的渴望,彼此的吸引也更多源于肉体的诱惑和打破规则的快感。而当Brad摔断腿Sarah丢失女儿之后,他们都开始了平静的思考,思考他们在激情绚丽的外衣之下他们真正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而当情感的狂热退去之后他们又会剩下什么呢?

  影片结局时在背景天籁般的弦乐交响中Sarah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安详地睡着,Brad的妻子赶来照看受伤的Brad。这次的回归是如此的完美。

  影片的另一条线虽然与影片的主线没有什么太多的联系,但对于影片主旨的烘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Ronald是一个恋童犯和露阴癖患者,他从精神调养院出来之后在小镇上受尽白眼,一个因为开枪误杀了一个小孩而提前退休的警察更是视其为最大的敌人,处处对他进行诋毁。其实Ronald的行为更多的源自于他自己无法控制的病情,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冲突之后Ronald的母亲因为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Ronald失去了精神依靠,他选择自宫来解脱这一切,而那位警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带着谢罪的心情救助了Ronald。导演总是在不经意间点题,所有的人其实都是little children,Brad会在星期天的晚上几个小时的观看那些男孩们玩滑板,警察会在Brad没有赴约后坐在台阶上像一个小孩子一般地责怪Brad不理他,Ronald更是像一个小孩子一般要他的母亲照顾他的一切。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对于人生的选择,我们都在淡中渴望激情,激情后又归于理智,一次次孩子气十足的行为,最终重回平淡。

  就像那平静而几乎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画外旁白“过去的生活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确有无数的新故事等着我们。”

  第二,演员表演:A

  没什么说的,这绝对是精彩绝伦的群像演技,不光是因为每个演员都贡献了惊为天人

  的个人表演,而且演员之间的碰撞也是火花四溅令人叹为观止。先不说两位主角的收放自如,也不说配角的意外之喜,就连那些连配角都算不上的配角如恋童癖Ronald的母亲,狂躁的警察都贡献了极高水准的表演。前者以静制动的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恋爱与关怀,保护儿子的坚忍与毅力;后者则以动制静地刻画着一位想摆脱良心谴责而寻找发泄的警察。扮演Ronald的杰基·厄尔·哈利则纯粹是个意外之喜,杰基·厄尔·哈利当年是一位著名的童星,但在少年时代一次精彩演出之后就再也没有涉足影视圈,这次时隔十几年后首次拍片却力求演不惊人死不休,将一位治愈归来的恋童癖患者面对社会偏见的深深无奈以及对母亲的无限依赖刻画的入木三分。在相亲鼓励女方时眼中散发着无限的温柔而转眼在车上却又再次麻木不仁,母亲死后痛苦的嘶吼公园里凄凉的哭泣,一举一动都经过了细细摸索,这也就是他获得了影评人最高的演技评价的原因。

  而对于两位主角,绝对是奥斯卡级别的表演,尤其是kate,对于Sarah的刻画沉稳而有力,张弛有度没有一丝做作或是过度的迹象。在Brad的球队赢得橄榄球后激动的手舞足蹈,在女儿不见了之后几近发狂的焦急,真是收放自如不留痕迹。而扮演Brad的帕德里克.威尔森也延续了他的自然的表演风格,沉静而内敛,极其符合电影本身的基调。影片中威尔森极力迎合剧本刻画着一个大男孩的形象,我甚至能够感觉到在他英俊的外表之下跃跃而动的纯真内心。

  而演员之间的演技交流更是令人叫绝,在Brad家会餐的那场戏真可谓是眉目传情,感情的流动都在眉宇间闪现。Sarah的不明就里,Brad因为谎言露馅的无奈,珍妮弗·康纳利所扮演的妻子的怀疑、猜测以及她故意弄掉叉子的举动,如行云流水,几位演员将人物之间的感情流动描绘的如此精彩配合的如此默契,的确非常难能可贵。而在支线中Ronald母亲与警察的交锋也非常精彩,一方狂暴的怒吼一方冷静的应对,两方都在揭对方的伤疤,直至最后悲剧的发生。

  虽然因为今年奥斯卡表演奖项群雄并起而几位主演都处于陪练状态,但我相信对于他们来说得到学院的认可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配乐:A-

  当我拿到《身为人母》的工作人员名单表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了Thomas Newman的名字,也许你对于他的名字还不是很熟悉,但看看由他配乐的电影吧!《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肖申克的救赎/Shawshank Redemption》、《马语者/The Horse Whisperer》、《绿色奇迹/The Green Mile》、《新小妇人/Little Women》、《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以及这部《身为人母》等等,几乎全是经典,而他本人也不愧为文艺片配乐之王。Thomas Newman的音乐並不像典型的好莱坞电影音乐,具有高度的戏剧性和煽动力,反而呈現内敛沉稳的性灵色彩,看似平淡却另有一番省思沉静的意境,其間也不乏令人意外的轻狂,活力与热情。这部《身为人母》真是如此,音乐的沉静配合着影片的思考,大量的弦乐演奏在不经意间飘然而至又在挥手间去影无踪。我认为Thomas Newman绝对是一位牺牲自己发挥空间而配合影片的音乐人,他作为一名电影音乐家他非常了解,哪些時候可以做那样的事,哪些時候则不該喧宾夺主,反而让音乐成为电影的负担。所以在观赏由Thomas Newman配乐的影片时我们总能感觉到音乐是如此完美的和影片本身融为一体,但同时也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所以Thomas Newman的配乐并不追求原声碟的销量,而更突出为影片服务的宗旨。我认为Thomas Newman的作風证明了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音乐家”,也是一名懂得取舍与自制的“电影音乐家”。

  《身为人母》的音乐平静而舒缓、干净而温暖,没有什么花哨的桥段和技巧的展示,就如四季的河水一般由过去流向未来。小提琴演奏从始贯穿至终,尤其是结尾的小提琴演奏从开始的铿锵有力过渡到柔和的钢琴演奏,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已。

  结合上述的评定,我给出了A的最高评分,虽然其中多多少少带有个人主观因素,但其本身优异的品质是值得肯定的,其当之无愧为2006十佳电影之一。而在影片中对于美国文化回归大潮的暗示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华民族在内敛和含蓄了几千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大解放,但思维的冲击必然造成价值观的混乱,现今我们社会上诸多的不良思潮都值得我们深思。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冷静地思考以及细致地探索,美国人已经在天籁般地弦乐交响中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回归,而我们的回归又在何时呢?? 戴威(blog)/文

点击查看“透过电影看未来”专题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