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铭:德拉诺瓦逝世 “爸爸电影”时代远去(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18:58 新浪娱乐
德拉诺瓦(资料图片) 新浪娱乐讯 这世界上幸存的老导演中,能走过百岁人生者屈指可数,他们的存在对于后辈来说,早已成为了一种传奇,一种篆刻着电影艺术的从诞生走向辉煌的路标。还记得今年葡萄牙老导演德-奥利维拉刚刚迎来了百年寿辰,精神矍铄的领来了一座‘荣誉金棕榈’;可另外一位同龄的法国人却没能走的更远。让-德拉诺瓦(Jean Delannoy),这位曾凭借《田园交响诗》获得194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大奖,用一部《巴黎圣母院》打动全世界的法国导演,终于在百年之后停止了自己的呼吸。 纵观德拉诺瓦一百年的人生,他的五十余部作品和其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电影青年是如何伴随着第七艺术一路成长,一路摸索徘徊。一战过后的二三十年代,是整个欧洲电影飞速发展的时代。让-德拉诺瓦也就是在此时接触电影,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爱上她,成为毅然从影的一个‘疯子’。在其早期生涯中,他做过演员,剧务,美工,剪辑师…各种与电影相关的工作,逐渐积累制作短片和中长片的学识和经验。在二战前和初期,德拉诺瓦的导演水平就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他的‘现实诗意风格’尤其被让-考克多所欣赏,1943年他们合作完成了《永恒的回归》,德拉诺瓦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成为当时法国电影质量和票房的保证。 譬如他的代表作《田园交响诗》,同样是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的同名小说。影片于1946年在戛纳公映,拿下评委会大奖;原著小说也因此更加声名远扬,让纪德在第二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就了一段佳话。 1956年的《巴黎圣母院》应该是德拉诺瓦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个版本忠实得再现了雨果原著中的人文精神,两位影星安东尼-库恩和吉娜-罗洛比加达塑造了最经典的银幕形象,至今无人超越。在五十年代,德拉诺瓦执导了大量的名著改编影片,观众喜爱,业内也给于极高的赞誉。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上屡屡有所斩获,从1947年萨特的《游戏结束》到1961年拉法叶特的《克雷维公主》,德拉诺瓦即是古典电影风格的代表人物,也不巧成为了新浪潮反抗的保守对象。 现在再回首这段‘公案’,德拉诺瓦与戈达尔、特吕弗和夏布洛尔的分歧,更像是年轻影人们寻找的一个突破口。当时正是以《电影手册》为阵地的新浪潮干将们摩拳擦掌的时候,德拉诺瓦不幸成了他们眼中的‘法国电影潮流的阻碍者’,一个‘爸爸电影’的代表人物。在特吕弗们看来,德拉诺瓦的电影理念已经如此陈旧,他和让-加本应该让位给新一代电影人,用更加锐利,更加朴素的手法来揭示现实生活。 在新浪潮如此强大的冲击下,德拉诺瓦六十年代的创造明显放慢了脚步,只拍了一部长片《胡蜂之网》。整个七八十年代,德拉诺瓦专注于电影教学和电视制作,年事已高,鲜有大作问世。1995年,他执导了最后一部电影《圣母玛丽》,最后一次改编经典,从此离开了摄影机和银幕。 2008年6月18日,让-德拉诺瓦逝世于法国甘维尔,享年100岁整。 回顾德拉诺瓦的从影生涯,几乎就是半部电影史,从默片时代一直到新浪潮崛起,记载了欧洲电影人对艺术的摸索和追求。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其去世后深表致敬:“一位伟大的导演,他把毕生激情奉献给艺术,为我们的国家铸造了荣誉” 董铭,2008年6月20日于法国兰斯
【董铭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