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等待》的导演叫张伦,这还是我事后从网络上查到的。之前我对这个导演根本一无所知——不过这样也好,既然没有了解,自然也没有偏见,可以用较于客观平和的心态来看,反而多了不少乐趣。
以前听老前辈说过,艺术,最动人之处是在细节。又说,慢工出好活。小说是这道理,电影,亦是此理。
《北京等待》说了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一个美国年轻人乔治,与伊拉克姑娘娜迪亚相恋,却因伊拉克战争而不得不分开。两人约定,某年某月某一天,要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前相见。然而战争比他们想象中漫长,到了北京却未能等到娜迪亚的乔治,只有继续等下去,在“66吧”做调酒师,每天都去天坛呼唤娜迪亚的名字,守着渺茫的希望。
及至中国姑娘朱迪出现,一切终于有所转机。她帮助乔治寻找音信全无的娜迪亚,又带他在北京游览,然后,说不清楚哪一刻,她爱上他。
就好像《倾城之恋》(blog)里的那一对男女,在那传染病横行的北京,她与他,关注着远方战场的消息,不知不觉,两相倾心。
其实,我是最喜欢这类故事的,总以为爱是无望时最动人。好不容易挨过千般艰难,终于找到自己心爱的人,偏偏他已经有另一个同样值得爱的姑娘。表白又怎样?拿自己的一颗真心去搏一搏,看看能不能拆散人家天生的一对?不表白又如何?一切都闷在心里,做个为爱牺牲的笨蛋?
电影看到这里,我是万分好奇的。这种地方的转折安排最是重要,也最是能看出编剧的水准。照平常的经验推测,接下来似乎该是个老掉牙的三角恋情的故事。两个可爱的女子,哪个都不愿意伤害,最后三个人都心碎——按这样发展,也不过是个最普通的爱情片而已。
然而,有创意、有想法的创作者,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写下出乎意料的一笔。朱迪决定放弃这段刚刚萌芽的感情时,却得到消息,听说娜迪亚死了——这是不是也算心想事成?只是,这愿望实现的手段也未免太激烈,留下因过度刺激突发心脏病的乔治,在医院中持续昏迷不醒,生死挣扎。朱迪就算想表白也做不到,就算他能听到,她又怎么忍心开口?
以前听人说过,与死人争是最无望的。一个被爱的人会因死亡而成为完美的化身,随时光流逝,那个爱她的人会忘了她的坏,只记得她的好,她将渐渐成为天使,立于不败之地。
我不知道电影里的朱迪是否想到这一点?她卖了自己的车为乔治凑手术费。自作主张,装作他的妻子,时时精心关照。这个倔强的女孩,为他付出那样多,却又在他醒来的那一天,因旁人的一句话,流泪而去——我不相信那个她极讨厌的女主管的一句话会这样有力量,让她放弃自己的所爱。我宁愿相信,她是不敢也不忍心、也不敢再留下来去面对即将揭晓的结果。他若是没有选择她,那是她的悲剧。若他选择了她,那是对娜迪亚的亵渎。这个善良的朱迪,想来是哪一样都不愿意看见吧。
因此她提前一步离开,将自己生活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男主角从北京一路追到她的老家丽江,依然找不到她的消息。
电影的末了,他站在卢沟湖旁一个著名的悬崖上伫立良久(我听人说,那是一座以殉情悲恋传说而闻名的断崖),淡淡说出一句:“我一定会找到你”——恰如当年他对娜迪亚发下的誓言。
那么是不是如同当年他等待、寻找娜迪亚一般,他将继续寻找朱迪?电影没有说,像一首散文诗,给了问题,却不说答案,回味悠长。
后来我在网上看资料,发现这剧本竟是二十年前写成的,十分惊讶。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动人的故事是不分年代的。套用一句张爱玲的句子,二十年前的月亮,如今依然高悬。二十年前的浪漫,依旧动人。文/狼小京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