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片名《北京等待》其实是相当符合影片实质的,乔治等待娜迪娅,北京是一个承诺,而乔治与朱迪之间的等待则恰恰是一段北京的情缘。
等待是爱情中的一种仪式,但刻骨铭心的爱情往往是与生死有关的。没有生命,无所谓爱情,但生命最大的敌人恰恰是战争与疾病。于是,战争与疾病便成了爱情的终结者。
前面说了,在许多反战影片中,都是以爱情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因为人们希望美好的爱情能继续,不希望战争对爱情带来伤害。影片中乔治与娜迪娅的爱情便由于战争而终结了,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如果说人们憎恶战争是由于战争是人为的,有一个可以谴责的对象,那么疾病便是一种宿命,是冥冥之中的伤害,让人无法左右。影片中引入了非典这个非常时期的概念,而主人公乔治也处于病患之中,虽然他是由于先天心脏病的原因,但疾病的确曾让人一度绝望,非典反而成了一种佐证。朱迪在看护乔治的时候,透过病房的玻璃看着街上的行人,那个路口是相当具有寓意的,这组镜头虽然看起来有些幼稚,却是影片中最精彩的桥断,反复地对切体显着多层意义,时间在流逝,非典的恐怖终于过去,病榻上的乔治慢慢地好了起来。影片编剧并没有落入俗套地把疾病当成爱情终结的另一大凶手,只是设了这么一个局,让朱迪的等待更令人信服,但客观地来说,这样的不落俗套却在无形中降低了疾病的可怕,同时也降低了爱情的艰难程度以及悲剧性。战争与疾病并没有达到统一的程度,使得影片的立意便轻淡了许多。
爱情终归是个人的,本片所表现的主旨也是爱情本身,于是,诸如战争与疾病这种较为宏观的概念其实的确不必特别强调,立意的轻淡也在所难免。而令朱迪出走的流言倒是极其符合爱情个体性的终结问题。这样便将爱情归于个体化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许流言对爱情的终结更甚于疾病,更具有杀伤力。
等待,终结,奉献等等,这些都是爱情的讲述,本人也一直强调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影片,影片中对爱情的许多方面都给出了一种暗示与表现。但即便这样,我必须说,这份爱情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感人,主要由两方面原因,第一是细节的处理,尤其是乔治与娜迪亚的爱情,其美好几乎令人看不见的,而朱迪前一段爱情史几乎并没有任何作用。当然,还有许多细节是过于通俗,过于阳春白雪,过于高层次了,不是俺这种市井氓民所能理解的。第二点则是影片导演的心路历程。
对于许多导演来说,最大的问题便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电影成为自己心路的一个代言工具,所以影片往往混乱不清。此片多少也有类似的毛病,虽然我们可以明显地体味出影片的爱情,但也常常会被一些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念所影响。
2003年对于中国人和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美伊战争与非典都是人类的灾难,而影片中也适时地引入了两件事情作为背景。娜迪娅的死可以说是美伊战争最直接的后果,而非典期间朱迪对病房中的乔治的等待也可以说是相当感人的。但既然是背景,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背景的感觉,很不幸,这一点导演的功力还很欠火候,美伊战争靠剧中人的言语说出来,偶尔有电视或广播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加上淡化处理了娜迪娅与乔治之间的爱情,于是便更让人产生一种游离的错觉。如果片中出现一两个对战事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的人,也许更好些,当然,这具有相当大的审查风险,那么例入乔治的生活习惯,显得与众不同一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至于非典,更是一种形式上的,无论是空旷的街道还是带口罩的人群,都没有体显出恐慌的背景,剧中人的接触更是完全游离的。只是前面所说的那个窗口对切的一组镜头是对非典的美丽描述,可怕的病魔终于过去了,被战胜了,虽然与乔治的病在对应着,但还是有些形式的意味。
导演的第二个思考便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通过朱迪与娜迪娅极其相似的话表现出来,多少有反电影的感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乔治这个美国财团的公子被两个文明古国的女人所吸引,尤其朱迪的表现以及朱迪身世的古老性,从中我们倒可以看出一种自信与自尊,最后导演之所以表现云南那美丽恬静的风景也大多用意如此。但愿这是一个美好的梦,当然,这个梦在爱情的过程中还是相当有份量的,哪怕它仅仅是一种等待。
爱情的双方往往是吸引与被吸引的关系,所以爱情中最有戏剧性的人便是那个吸引者,而最佳的视点往往是那个被吸引者。在本片中,乔治由于坚守一份承诺成为了朱迪的吸引者,所以用朱迪作视点人物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故事的讲述中却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即乔治的等待笔墨过少,并没有特别强调地表现出来,于是这份吸引便显得有些失去力度了。而导演过于急迫解决问题的心态也令乔治失去了神秘感,影片在情节处理上便有了断裂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本片虽然在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在故事的完整性以及主题明确性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更主要的是,影片整体的感觉是极具商业爱情片元素的,可以说是一部较为国际性思维的爱情电影,这一点是它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
韩兮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相关专题:浪漫爱情电影《北京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