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晚报:2008文化盘点(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8日18:23  北京晚报

  拍电影看电影

  “梦想”俩字儿

  有点贵

  2008年,许多导演喜欢在电影宣传的时候说一句:这是我的梦想。

  吴宇森说,拍《赤壁》是为了圆“三国”梦;陈凯歌说,拍《梅兰芳》是他多年的梦想。虽然总觉得在电影的宣传期听见这样的词多少有点作秀,但看看吴宇森的白发和陈凯歌的皱纹,又忽然觉得“梦想”这个词,有那么点悲壮。

  为了《赤壁》,吴宇森时间和精力都没少耗费,最后还得自己贴钱才能完成拍摄。首映那天吴宇森一个劲儿地感谢演员,感谢工作人员,感谢投资方。说到自己的时候,这位闯荡影坛30多年的导演第一次觉得“累了”。尽管说得轻描淡写,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位花甲老人语气中的蹉跎。

  虽然票房3亿多,但《赤壁》的争议也不小。说得最多的是笑场。公映前吴宇森说,想要把好莱坞的成功经验引入国产电影,让所有人都看到中国商业大片也能拍出好莱坞的水平——这也是吴宇森提到的梦想之一。但简单的经验移植显然还是有些水土不服,观众批评的多了,吴宇森也有了点妥协——下部不这么搞笑了。

  其实想想,这大概就是导演们的“梦想照进现实”吧。都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可一旦拍出来公映了,就是观众的消费品了。导演们的梦想,最后还是要靠观众来实现。

  听说北京有个捡破烂的老人,每个月都要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老人没钱,能坚持每月看电影就是他的梦想。他最喜欢香港电影,估计也应该会喜欢吴宇森。在很多方面他和吴宇森相差太悬殊,但是在“梦想”这件事上却没有什么差别——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更多的人,还走在为梦想打拼的路上。本报记者 王雯淼J208 IC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