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20:30  新浪娱乐

  当我在剪接台看着一幕幕曾经拍摄的场景,那天寒地冻的日子似乎离我渐渐地远去,在那记忆深处的,那些未曾忘怀,但,绝不敢轻易触摸的青春的时光,陡然地涌上了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记忆是残酷,记忆是温暖的,关键是你必须记忆。失去记忆的人是悲凉的,失去记忆的民族是悲怆的。

  不知是我选择了《高考。1977》,还是《高考。1977》选择了我。总之,此刻,我在,在每一个经历过1977高考的人们中间,我们一起记忆,那一段今天的年轻人难以想见的青春岁月……

  1977年,我正年轻,我们正年轻,我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了命运的转折。

  在我们民族不幸的文革岁月里,我们流了太多太多的眼泪……今天,回想往事我们依然会潸然泪下,但,我们的心是甜的,因为,往事,毕竟是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们,再也不会,我们的民族再也不会流泪了……

  岁月,远了,心,近了……《高考。1977》------我们共同的记忆来了。

  很多年轻人问我“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很多同龄人问我“为什么不拍这样一部电影?”

  问的是同一部电影,疑问确是天差地别。那么,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电影?

  在充斥眼球文化的今天,是否有必要给心灵以慰藉?

  对商品文化,我们可以给予充分的宽容,但,当艺术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时,美,心灵就会缺失阳光……

  艺术是可以震撼心灵的,艺术必须震撼心灵。我们可以不苛求尚还不属于艺术的电视,但,我们必须要求电影少一点媚俗,少一点哗众,因为,电影是艺术的。

  历史,社会,情感,是《高考。1977》的灵魂。

  苦难,挣扎,奋起,是《高考。1977》的骨架。

  爱情,友情,亲情,是《高考。1977》的血肉。

  真实,真挚,真诚,是《高考。1977》的本质。

  激情,流畅,委婉,是《高考。1977》的气韵。

  如果,我们去这样追求了,不论是否到达,至少,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再现历史,唤起记忆,震撼心灵……

  我们没有花里胡哨的场景,有的只是苍凉辽阔的土地;我们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杀,有的只是平实质朴的琐事;我们没有偶象,只有几个热爱艺术的演员;我们无法调侃与恶搞,只有对真实生活崇敬;因此,我们没有指望吸引眼球,但,我们必须直指心灵,没有退路!

  一个农场,一个车站,一片荒野,这就是《高考。1977》的舞台。它们是真实,灵动,辽阔的。在静,动,张,弛,明,暗的交叠,转换,收缩,延伸中,展示1977年的那一深秋与初冬……它们是唯美的,因为,它们是真实的。

  一份承诺,一段爱情,一枚公章,一套复习资料……第次出现,交相辉映,把一个“情”写画的愁肠寸断,动人心扉……

  一场露天电影,一场扛包较量,一场火海荒原,一场命运狂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把一段“命运”描刻的如泣如诉,感天动地……

  从每一个场景开始,从每一件道具,服装开始,我们用真实去再现1977年的岁月

  从每一个镜头开始,从每一天清晨,黄昏开始,我们用光影去叙写1977年的身影

  在真实,唯美,大气,激情旗帜下,我们出发,走向那年,那个改变民族与个人命运的1977年。

  冷,真的很冷……我们想到过冷,但,我们没想过这么的冷。

  摄影机,录音机冻住了,去拍摄点的路冻住了,甚至,连烟气裹身的蒸汽火车都冻坏……我们棉被,用灯光,最后我们用身体的热量硬是让摄影机,录音转动起来;大车不能开了,我们硬是靠几十辆小车,一公里,一公里地“爬”,到达拍摄现场;甚至,我们胆大包天地用火去烧火车的车头来化冻……

  拍秋天的场景被雪盖住了,想拍风雪的戏雪缺席了……用几百麻袋的枯叶,几千公斤的木屑,积雪,近万尺的塑料布,硬是把季节“颠倒了”过来……,一群全程参与摄制工作的当地老乡同情地说:没想到拍电影的真能把人拍疯了。

  就这样六十多天“疯子”般的日子,感动了每天清晨五点半必经的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那天,当我们撤离的车队驶过时,他们都站到室外,在寒风中向我们敬礼……泪水在风雪里闪动,群山,雪原,黑的土地,冻的河流在泪光中远去了……但,《高考。1977》近了,在眼前,在心里,在我们生命的印记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