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光影流动:二战影片变迁史(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12:18  新浪娱乐

  汤姆·克鲁斯带着他的《行动目标希特勒》要加入中国市场的票房大战了。希特勒可真是个“大人物”,为电影人们贡献了这么多的经济收入!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相互厮杀注定了是以悲剧结尾的,无论战胜方或战败方都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而电影对观众来说,尤其是对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它可以用来反思,也可以用来疗伤。因此,很多中外电影艺术家们都喜欢用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并拍摄除了大量优秀的二战体裁的电影。纵观这些影片,不难发现随着战争的远去,人们对战争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都发生了变化。在战争结束的初期,大部分电影都表达的是对不义战争的谴责或者对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的讴歌。随着二战的渐渐远去,各个国家开始关注个体生命在战争下的无奈、挣扎以及反抗,反映二战的影片也开始更多的给予人性关怀。从大体上来看,世界二战电影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

光影流动:二战影片变迁史(组图)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一阶段:浓墨重彩,宏大叙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个参战国都损失惨重,牺牲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力,经济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伤。更重要的是,所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都在战争和死亡的阴影下难以自拔,他们需要一些力量来慰藉心灵同时也获得重建家园的力量。于是,电影成了最好的“灵药”。也因此,这个时期的电影多站在自己国家和人民的立场,来谴责战争,同时也宣扬自己国家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反抗精神。而电影所采用的方式,也大多是类似于战争的整体白描。

  这其中,前苏联的电影尤为突出。前苏联反映二战的系列影片更像是一部战争编年史,重点在于如何全面的展现二战的惊心动魄。前苏联在二战中是一个壮烈的国家,它的土地饱受外国军队的凌虐,但同时它的人民又以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气魄抵御着进攻。所以,前苏联的电影即使是采用白描的方式,也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壮烈。在影片《攻克柏林》(1949年)、《解放》(1968年)、《围困》(1974年)、《莫斯科保卫战》(1985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89年)中,电影艺术家们用一种全景式的手法,按照苏联这个国家的意志把战争的来龙去脉固化在胶片中。《莫斯科保卫战》中挖战壕的数以千计的人以及铺排在雪原中的坦克大战都给人一种壮阔的视觉感受。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场面,即使是现在也让人感到震撼。好莱坞用电脑做出来的恢宏场面,也远不如前苏联二战电影中的场面来得真实,来得原汁原味。

  前苏联的二战电影,一直是世界二战电影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世界各地的二战电影都深受其影响,宏大规模下的两条叙事主线也成为二战电影的主要模式。中国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都是在这种模式下制作出来的电影,而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电影也无出其右。这些电影对战争的描写让观众们可以窥见战争的全貌。但难免的,这些电影都印着国家的意志,站在国家的立场来记录战争,其中的美化成分和丑化成分都显而易见。不过,这也是早期二战电影的“通病”,比如在中国的电影中,脸谱化和正邪分明的人物刻画是观众最深刻的记忆。中国的二战更多的是抗日,日本作为敌人其形象必然丑陋不堪。在《小兵张嘎》中的归田队长几乎是当时日本兵的通样,丑陋、愚蠢、残暴,即使是《地道战》、《地雷战》这种接近战争白描的影片中,日本兵仍然是以令人憎恨的丑陋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相较于东方二战电影的敌我极端分明,西方电影中对战争的描述更为客观一些,对“敌人”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宽容和尊重。但电影仍然不能避免的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对自己的士兵有着极明显的美化。比如美国在1951年拍摄的《沙漠之狐》和1970年拍摄的《巴顿将军》,都是英雄主义的极端凸显。

光影流动:二战影片变迁史(组图)
《遥远的桥》海报

  第二阶段:细节刻画,反思二战

  二战之后,各个国家的人民都积极的投身到战后的重建中,战争带来的破坏渐渐被复原。电影也不需要再充当抚慰心灵的良药,更不用成为鼓动人心的号角,电影艺术家们开始反思战争到底是什么,它又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而且,二战电影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纯粹追求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更注重其中的细节描画。

  苏联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战争中发生的局部时间的电影,例如《战舰波将金号》、《带枪的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布谷鸟》,这些电影中已经开始更多的出现人性思想和反思战争的意味。

  美国的二战电影因为无须过多的承载国家的意志,反而可以有更多的时空去思考战争本身。战争的荒诞往往是美国电影中经常表现的主题,在1977年拍摄的《遥远的桥》仍然和那个阶段的所有电影一样,规模宏大的战争是影片的主体。但这部影片也以细腻的手段表现了作为个体的士兵在战争中的迷茫与失落,尤其是英军军官对战争的感叹“我们就像是学生玩战争游戏”,一句话将战争的荒诞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之后,美国拍出了许多反思二战或者说是战争的影片,而于1998年拍摄的《细细的红线》在反思方面走的更为遥远,影片放弃了战争的红大规模,而是更多的用散漫的风格叙述士兵对战争的怀疑与厌倦。在这一年,另一部反映二战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显然更为观众所熟知,它将战争的惨烈融入到故事情节和人物冲突中去,对战争的思索也有了有形的依托。

  中国电影中对二战的反思集中出现于八十年代,随着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战争电影的语言也更为丰富。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张艺谋的《红高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们都是以抗战为背景,重点刻画大时代下的小个体。但当时的观众都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些电影影像语言和内容上的反叛,而忽略了影片所传递出来的反思战争的本意。日本电影的反思则开始于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和泡沫经济之后,以黑泽明导演的《八月狂想曲》和《梦》为代表,开始了日本对二战的反省和申诉。这两部电影以二战和原子弹给日本人民留下的永久疮疤为主题,对战争进行了沉重的思考。其后更多的电影人开始反思战争,让中国观众观看成风的影片《望乡》以及《和父亲一起生活》、《雾岛美丽的夏天》等影片都用略显哀怨的调子反思了战争的残酷。

  对于战争的残酷,几乎是刻在历史上的篇章,即使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能感受到那种摧残和无奈。电影艺术家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战争的反思。严格来说各个国家制作的二战电影中一直都有许多反思的成分存在,并不是从哪个特定的时期才开始的,只是到了战争渐行渐远的时候才更为客观,更为深刻而已。

光影流动:二战影片变迁史(组图)
《美丽人生》角度特别

  第三阶段:深挖秘闻,人性闪光

  在经历了深刻的反思之后,关于战争是什么的问题答案已经很明显,那就是痛苦和戕害。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对战争的经历大多是影像或者书籍中的描写,亲人的死亡、爱人的分离、童真的失去往往是他们对战争最直观的体验,也只有这些具体的人性才能打动他们。因此,二战电影也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人文时代,关怀是电影叙述者的主要目的。

  而且这个时期,人们对二战已经太过熟悉失去了新鲜感,电影人也开始“积极”的寻找其中不为人知的细节,秘闻就成了令他们青睐的部分,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希特勒对犹太人犯下的那些罪行。希特勒也成了被搬上大银幕的大热门,而其形象也大多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刽子手。大概正因为希特勒的这个形象,卡庭惨案的制造者们将罪行“栽赃”给希特勒的时候居然每个人都深信不疑,直到电影《卡庭惨案》的上映才还了他一个清白。希特勒生平的其他不为熟知的部分也引来了更多人的兴趣,《行动目标希特勒》选取的是著名的史陶芬伯格刺杀事件。史陶芬伯格这个在战争中的反思,以及无畏的牺牲精神,都让这个纳粹形象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而关于纳粹残害犹太人的事情也是随着众多相关电影的出世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震惊。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丽人生》和《钢琴家》了。意大利喜剧之王罗伯特·贝尼尼的黑色幽默用在《美丽人生》中更显悲情。二战中德军对犹太人的迫害令所有人想起来都头皮发麻,《美丽人生》却用一种轻松的调子表现战争中的父爱,这是令观众惊心动魄的伟大。而导演对战争的态度,以及这些受苦难的人的关怀,也最大程度的传递给了观众。《钢琴家》则介于二者之间,战争的残酷被无情的陈述,主人公在期间的心路历程则是电影的主要叙事线索。影片在肖邦钢琴曲的衬托下,那种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升华成为每个观众的必然感受。

  描述二战中德国对犹太罪行的影片还有很多,最近的热门影片《朗读者》、《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行动目标希特勒》也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从小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影片最后小主人公懵懂的进入自己爸爸所控制建造的毒气室中时,战争的悲剧性达到了最大化。而战争中,被迫成为敌人的两个小男孩之间的友谊也让观众感动不已。而《朗读者》的开创性则在于,它从这场战争中施害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故事,安娜在法庭上那句“如果是你会怎么办”问倒了法官,同时也让观众开始思索她参与这场战争的无奈,那不过是群体下的个体服从。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没有人是战争的胜利方。现代电影艺术家显然从这句话找到了灵感,抑或说是找到了平衡。二战电影也开始更多的开始用公平而且温暖的角度,用人文的关怀来描述战争,让观众也能从更多的角度来审视那段历史。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