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40年前,一部名叫《左边最后一幢房子》(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的恐怖片横空出世,8.7万美元美元的成本最终在本土卖出310万美元的好成绩,不但令这部弥漫着压抑窒息气氛的电影一炮而红,也奠定了导演在恐怖/惊悚电影界的地位──他就是人称“恐怖教父”的韦斯·克雷文(Wes Craven)。
1972年《左边最后一幢房子》的出世曾在北美影市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它实在是太恐怖了,画面和剧情都非常骇人。但是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现今观众对恐怖片的承受力已经越来越强,因此要想重拍这部作品,最值得深思的就是:要怎么做,才能在保留外作精髓的强况下吓倒现代的观众呢?
原作的导演韦斯·克雷文是最早赞成重拍自己经典之作的主创人员之一。克雷文认为,经典就该有流传的魅力,而重拍则是帮助其流传的渠道之一。于是老版的导演和制作人肖恩·卡宁汉(Sean Cunningham)都欣然接手新作,为这部2009年版《左岸魔屋》担当了制片人。
有了曾经的掌舵人为新版护航,新版的导演丹尼斯·伊利亚迪也松了一口气。当谈及这个重拍版和老版的区别时,伊利亚迪回答说:“最大的进步,当然是在技术层面上。电影更新换代很快,在一个年代就有一个年代的观众,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许很多过去的经典就已难以被现在的观众所接受。这部《左岸魔屋》,就是我们重现经典的一个尝试。老版《左边最后一幢房子》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恐怖电影,是我这代人小时候最可怕的噩梦之一,整部电影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至今都让我压抑。但是遗憾的是,很多现在的观众因为已经被太多的恐怖片‘宠’得‘百毒不侵’,他们再来看这部1972年的经典时,会失去很多影片想要表达的信息。因此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的恐怖片,我想如果能用最新的拍摄手法去重新制作它,不但能展现出它的十足魅力,还能完整的表达出原作想要观众体验到的那种毛骨悚然。这样做一定会是有意义的。而这也就是我们决定拍摄《左岸魔屋》的初衷。”
小花絮:
·《左岸魔屋》翻拍至1972年《左边最后一幢房子》,而《左边最后一幢房子》翻拍自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60年拍摄的《处女泉》(The Virgin Spring);
·老版在公映前曾经换过至少四个名字,最终才定下来叫《左边最后一幢房子》,而新版也曾考虑过改名,但最终还是决定延用曾经的经典片名(这两部电影的英文名是一样的,只是中文译法不一致);
·因为太过血腥暴力,MPAA曾要将本片定级为NC-17。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NC-17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因此最后罗格影业公司督促导演重新剪辑后,勉强换来了一个R级。 文/林桂尼尼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