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程青松王超批影评环境 倡导独立批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18:02  新浪娱乐

实录:程青松王超批影评环境倡导独立批评(图)

《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知名编剧程青松

实录:程青松王超批影评环境倡导独立批评(图)

导演王超

实录:程青松王超批影评环境倡导独立批评(图)

程青松与王超合影

实录:程青松王超批影评环境倡导独立批评(图)

主持人赵宁、程青松与王超合影

  新浪娱乐讯 由知名编剧程青松担任主编的《青年电影手册》第二辑已经于日前上市,书中,20余位国内知名影评人对中国电影展开锋芒毕露的批评。7月22日下午,程青松及知名导演王超做客新浪,畅谈《青年电影手册》与电影评论。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每三月出一辑的《青年电影手册》自2009年初问世以来,引起了广大热爱电影的网友们广泛关注,今天非常有幸能够请到该《青年电影手册》的主编,著名的影评人、电影编剧程青松老师以及著名的导演、作家、影评人王超,一起做客新浪,跟网友朋友聊聊电影,欢迎两位嘉宾。

  程青松:新浪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王超:大家好。

  《青年电影手册》关注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批评 王超导演也曾是影评人

  主持人赵宁: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之后,来聊一聊在我这边放了一本青年电影手册,之前也是仔细翻阅了一下,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好好地看一下。说到这里先问一问程青松老师为什么会考虑来出任《青年电影手册》的主编呢,当时基于怎样的考虑?

  程青松:有几个原因,第一,我有一个很心仪的杂志就是《法国电影手册》,它有悠久的历史,有非常好的影评,我上电影学院期间包括我现在工作,它上面的影评一直是在全球范围内影评的标志,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刊物。我们想在中国来做这样的《青年电影手册》,也是想通过我们杂志来关注中国的电影,关注中国的电影批评。

  主持人赵宁:想问一问王超,身为导演的话,您觉得影评人和电影之间,和电影导演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你平时看影评吗?

  王超:我当然看影评,也在网上看关于自己电影的评论。其实像今天影评人跟导演能坐在一块很不容易的,平常都是相互较着劲的。好在我毕竟也多多多少少算影评人出身,我90年代给《中国电影周报》写外国电影评论,即使是做了导演以后,偶尔看过某些电影,觉得实在是有话要说,也会在自己博客上挂一个,反正跟新浪有关。青松也是多年的朋友,我们之间是很好的督促的关系,因为朋友之间要说真话,更何况他是影评人,我看到他出这本书,对他来讲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他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思想还是人格一个很正常的流露。

    程青松认为中国影评环境近年呈现沙漠化 影评人应与观众平行

  主持人赵宁:有人说影评人专门给影评挑刺的。

  程青松:也不能这么说,我觉得影评人,我自己首先我们办这个刊物的时候,有一个姿态,有感于这几年来中国影评环境的沙漠化,越来越多的影评成为制片方的宣传,变成宣传的一部分了,我个人认为电影的宣传是有必要的,每个影片有宣传,但是影评人纳入宣传体系之后,不管什么电影,商业片、文艺片,质量很差都会想尽各种语言把它说成很好,这就会导致这个环境不正常,不正常之后,就有点像一些有影响的影评人,就会像明星代言的假冒伪劣产品一样,最后后伤害的是消费者。观众接纳影评人不太正常或者虚假的评价一些信息,受伤害的是观众。

  主持人赵宁:所以说其实影评人一直获得大家的喜爱,也是因为他们的独立迎神和独立态度。

  程青松:和观众平行,和观众在一起,而不是跟制片放在一起。

    独立批评其实不必要强调独立 所谓影评人大多是娱乐影评人

  主持人赵宁:我手里拿的《青年电影手册》每三个月跟大家见一次,这三个月时间里关注时下最热议的影评以及国内最优秀的电影导演的新作,在主编这本杂志过程中,程老师觉得比较大的困难在于什么,在于这三个月时间里要搜集很多。

  程青松:编这个杂志之前,在电影刊物《电影年鉴》工作,那么多年负责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单元。从2000年以来,我个人的记忆,每一年要读全国各种报刊、影视杂志,去选好一点的影评人志,很难选出来。

  主持人赵宁:当时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程青松:影评第一,肯定要说真话。第二,影评要从电影的文本出发,要对影片进行最正确的分析,很少有这样的文字。我们会发现到,昨天看到一篇报道感触特别深,由于我们中国有很多公共事件,很多专家发表看法都是说了很多让大家笑掉大牙或者不专业的话或者没有站在公众立场的话,不管社会什么事件,影评人也处于这样的阶段,有很多是带着专家的头衔的影评人已经不再为观众着想写影评,而是有谁请他看电影帮谁说话,变成这样了。我跟王超谈到过一点,我们说的独立批评,其实不必要强调独立两个字,批评本来就应该是独立的,但是现在却要强调独立批评,可见我们的电影批评环境已经非常糟糕。

  主持人赵宁:因为在我翻阅《青年电影手册》过程中,我发现通常通过博客,包括时下常见的平面媒体,看到了独立影评人的点评,他们聊聊可能千字左右,就不停地谈论大家关注的影片,在青年手册当中,我们看到所挑选的影评人的作品非我们常见的这些影评人。是这样吗?

  程青松:对呀,我们常见的所谓影评人其实已经不是电影影评人了,他们已经是……

  主持人赵宁:娱乐影评人。

  程青松:说娱乐影评人也可以,他们变成制片方代言人,变成跟制片人共谋的状况,不是为观众说真话。前面公映的电影,有影评人说是20年来看到最好的电影,制片人可以说,可以这样说,你是投资方,作为影评人,你也会这样跟观众说,影评人说了就是撒谎,这样的话,是有害的,观众如果听到你的评论,你影评不好,他们也去看,这是你的选择,如果观众都说好,没得选择,跟着去,就会喝到有毒的奶粉。

    程青松崔卫平发起独立批评沙龙 不为老板和熟人写影评

  主持人赵宁:之前程青松也联合了很多影评人一起发起了独立批评沙龙,这个沙龙在一起主要是做些什么?

  程青松:沙龙发起人是我非常尊敬的电影学院的老师崔卫平老师,和我们这个杂志联合发起的,发起在4月底5月初,当时正逢《南京!南京!》正在上映,当时有感于当时的影评环境不正常,几乎都是表扬的,我们才开始发起批评的声音,到现在,最近这段时间,有批评的声音就出来了,我觉得这样才会正常。你有表扬的,也有批评,但是有段时间听不到批评,导致观众没有办法选择,当时我们发出独立批评沙龙,第一与观众平行,第二无关是熟人还是不熟人的影片,还是不是为老板去写影评,不是为老板,不是为熟人写影评。

  主持人赵宁:强调电影沙龙是独立批评。

  程青松:对。王超有自己的看法,他跟我探讨过,就是关于批评是否应该独立的。

  王超:刚开始听他们说,搞独立批评,让我联想到是不是独立电影延伸开来的。因为自己也做独立电影的。那天聊的时候特意聊到这个。我说批评本身就应该是独立的,没有必要把独立摆在前面,让别人误会,好像是一个关于独立电影的批评或者说这个批评我们是需要放在边缘的独立的立场来批评,都不是的。而是说现在重新澄清批评的概念,批评本身是纯粹的,站在一个人格或者站在公共的常识的立场上进行批评,他就应该是抽身抽离而外的。这样批评才有价值,否则就不是批评了,否则那就是喝彩呀或者评介或者宣传了。像这本书里这些批评家很多也是公共知识分子,这也是我很高兴的一件事情。我觉得现在的电影批评从广义上讲应该是文化批评,因为我们现在电影所取得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的作用,其实是整个大众思潮或者说这样社会文化现象的风向标。这里不仅仅跟商业的风潮紧密相连,而且越来越让知识分子或者说大家能看出或者也裹胁着一些政治的,社会的情绪思潮。我感觉看到这些公共知识分子能够勇于去承担电影批评的角度,我是感到特别高兴。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西方的当代哲学家有不少是挺愿意来以电影为批评,作为一个标本,对社会现象做一个解析。我们所知道的戴锦华老师、崔卫平老师都是这样的角色,拿电影当做一个社会文化现象的批评,这点是非常好的趋势。

    批评和评论意义不同 批评人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主持人赵宁:让我想到两个词语的不同,一个是批评,一个是评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评论,评论以论为主,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及它,批评重心是用批判的眼光,一个高度,精神层面的东西去感悟他。

  王超:她刚才说的两个词的不同很有意思。批评跟评论。评论更多的限制于电影的文本,批评更多是里外的关系,如果说在杂志上的,比如说纯专业杂志上,可能评论多一点,跟你的电影风格,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的位置以及美学意义,一般在报纸上大众关于电影的讨论,一般都是专业的记者或者说影评人来做的话,更多是倾向于批评。我觉得批评人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是说我就评论一下,他是在一个大众的媒介里担当一个批评,尤其是他有这个话语权,且不谈社会责任了,他的言论是被很多人去看众的,所以这点特别重要,所以他们发表言论的时候。

  程青松:我个人感受这些年就像我们的新闻媒体,不管是网络还是平面报纸,对时政新闻的知识分子的参与特别多,不管社会上出现什么大的事情,时政的评论显得非常尖锐,大家不管为大众发表看法还是社会发表看法。影评方面就很弱,很多影评写影片的看点,这已经不算是影评。这就是影片的宣传。电影评论首先要对电影要非常地熟悉,从专业上来说,电影文本要能阐释跟观众,这样够格的影评人现在都不多,更何况由电影到社会整个现象的讨论,尤其珍贵。我们这个书就会更多地在这方面选择一些作者。

    欢迎民间的声音 草根会更直抒胸臆

  主持人赵宁:你不觉得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当电影市场的繁荣,当电影已经从文化产品变成一个商品,它开始走下降低门槛,向草根迈进。

  程青松:这个不矛盾,比如我个人会上别的网站看写得很好的影评,我们是支持这样的影评,我们声音就是说欢迎民间的声音,我们也是跟观众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做这个影评,我说的是有一部分如果把它纳入到电影的宣传看点推广,这个是理所应当应该存在的。我说影评人如果加入那个团队,就不再叫影评人,我是那个影片的企宣,我是影片的宣传,这是可以的。我发现很多影评人变成电影的企宣,这是悲哀的事情。我们看到民间的影评,绝对不会说帮谁说话,来自民间的草根会更直抒胸臆,说出影片的看法,影评人没有这点,他不敢说我不很不喜欢,影片某些地方很恶搞,或者影片很雷人,很普通的影评人会说这些。专业的影评人已经做不到。

  主持人赵宁:这是刚才王超导演说的责任感的问题。

  程青松:就是他们很容易,我们那里成立独立批评沙龙,崔老师说过,一个影评人的字价轻易出卖的话,影评人很廉价了,一个影评人两百、三百元的红包,把影评人的身份,把独立表达的话语权送给别人了,这样是不应该的。

  王超:其实还有一个事是为观众负责。这么多年以来,有大片以来,大家都觉得每年宣传,大家看大片,看完以后,大家觉得上当,每次重复这样的戏剧。这个东西影评人想想自己有没有责任,如果在座之前有一个值得信任的,独立的影评的声音出来,说这个电影是不值得看的或者不是特别好的,不是像宣传那样的,能发这样的声音,这就是为观众负责,这样观众不至于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当然这个从通俗意义上讲,哪怕是为这个,要为观众负责。再深化一点,还有社会的责任,包括思潮,警惕一些思潮,怎么倡导一些更加成熟的,积极的导向,这都是很重要的。

  程青松:印象很深,刚刚公映的《变形金刚2》,美国非常有名的影评人批判这是烂片,有这样的声音存在,我们大片出来以后,也是劈天盖地包括所谓的影评人都加入到摇旗呐喊的队伍里去,这已经真得是这样有违影评人本身的职责。所以要成立独立批评沙龙,我们一定要在那个之外,说一个很重要一点,这期册子上,有对影片《左右》和对《立春》批评的文章,我和两位导演从私人关系来说都是朋友,我们并不是朋友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行批评,我们说的影评人不是的,他甚至跟哪些人不熟,只要给了钱,就会说好。

    批评才是对中国国产电影真正的爱护

  主持人赵宁:现在中国国产电影应该是被大家更广泛的去接纳,或者说本身应该去保护。

  程青松:是保护,我们一直探讨过,我们这个才是真正的爱护,不好的电影把它说得好,会毁掉这个市场,观众再没有信任感了,一旦观众对国产电影没有信任感之后,那才是中国电影的末日,中国电影如果有这种批评声音存在,制片方会下次把故事讲好看一点,为什么国外大片票房很好,口碑很好,而我们大片出来每次都是被骂,如果被骂的电影,下次故事讲得更好一点,得到观众,这才有信任感。我们做的是爱中国电影,那些是所谓呵护和爱护,那才是对中国电影有罪,我们这样才是对中国电影真正的爱惜。

  王超:从导演的角度来讲也是挺有感触的一件事情。说句实话,一个导演如果说他是一个想对自己负责的导演,是一个正常的一个思维,他在看批评的时候,如果说一个真正的看出他作品的缺点,看出不足之处,他应该很庆幸,除非他就想混,除非他本来就是混的,他还想继续混,这些批评他觉得说坏了,抓住我了,我倒霉。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是一个认真的,还想有所进步的,他看了这些批评的时候,会觉得很庆幸,真得是这样的。因为有的时候他自己都不自知,他要是自知的话,而且还有一个电影本来也是一样的艺术,他拍摄过程中,从初衷开始,到剧本,到那么多人来拍,经过制片方,方方面面,到剪辑,出来的东西有的时候也流失掉了,有的时候也不是主观犯的错误,主观更有可能犯错误。这个时候形成一种批评,让他今后更加做好。对于一个导演来讲是特别庆幸的事情,我自己从在网络评论里看了一些东西,对我都受益匪浅,说好,我觉得很感动,你自己当时本来就想感动别人,真感动别人了,大家身同感受。你不足的地方,你欠缺的地方,形式感有晦涩的地方,有断裂的地方,观众批评我的时候,我看出来,我觉得真是好。我相信在这儿作为想认真把电影拍好的一个导演,我真的欢迎真正的批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程青松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